6月15日,银监会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进展及成效进行披露。
目前,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包括自主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主起行共同设立村镇银行、参与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组改制、投资入股银行业金融机构等。
现阶段,民营银行已经由试点设立进入常态化发展,银监会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防止一哄而起”的原则,积极审慎地推进设立工作。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已开业的5家民营银行资产总额959.4亿元,贷款余额356.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22.5亿元。
同时,银监会城市银行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另有12家拟设立民营银行进入论证阶段,其中包括一批中西部地区的机构。而重庆富民银行和四川希望银行已获批筹建。
从股份制银行来看,目前股份行的股权结构中,民间资本的占比已从2011年的38.7%提升至2016年3月末的45.9%。其中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的民间资本占比分别高达98.3%和96.9%。
从城市商业银行来看,截至今年3月末,民间资本在城商行总股本中已超过一半。
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来看,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已基本实现了民间资本投资种类全覆盖和地域无限制,成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主要渠道之一。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法人3696家,民间资本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股权占比接近九成;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股权占比超过七成。目前来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仍是民间资本参与最广泛、投资最便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从信托公司来看,截至今年3月末,民间资本入股信托公司32家,平均持股比例42.3%,其中民间资本控股信托公司13家;外资机构入股信托公司10家,平均持股比例16%。
从非银行金融机构来看,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由民间资本控股及参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已开业的78家,占对应机构总数的25%。其中包括35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25家金融租赁公司、6家汽车金融公司、11家消费金融公司及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另有10家已批筹、尚未开业的非银金融机构由民间资本控股或不同程度参股。本报记者 孙婷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