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吃货们要特别保存好你的“小鲜肉”

2016-06-30 19:47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吃货们要特别保存好你的“小鲜肉”

夏天到了,食品保存不当非常容易引发一些食品安全隐患。最近朋友圈中不时流传着一些谣言,有些还被冠以惊悚的标题,在炎热的夏天还能让你惊出一身冷汗。

近日,一名消费者投诉在吃剩后外带打包的熟肉食品中发现活虫,涉事地区的食药监局展开对餐厅检查,确认卫生条件符合要求,抽检原材料等未发现任何异常;食药监局还邀请来自科研和高校的5位昆虫专家判定,确认消费者投诉的生虫为蝇类幼虫。但是,专家认为经高温烹制后的食品不可能有蝇类活体存在。

辟谣:

高温烹制后熟肉中活虫出现几率为零

据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胡博士介绍,烤肉类食品通常需要经过至少170℃的高温烹制,而蝇蛆或虫卵在53℃以上几秒内就会死亡。那为何还会出现这种现象?胡博士给出了科学的解释:熟肉没有及时食用完,过了几个小时出现了活虫,极有可能是保存不当,被麻蝇污染并产下幼虫后代。

胡博士说,苍蝇常见的种类为家蝇、大头金蝇、麻蝇。前两者为卵生,卵孵化成蛆需要至少8个小时,而麻蝇是卵胎生,换句话说它是直接产蛆在肉类表面,不需要孵化过程。在25-30摄氏度的气温下,是蝇类最为活跃的季节,尤其是麻蝇非常容易被炸肉块的香味吸引,如果熟肉变冷了,没保存好裸露在外面,就会成为麻蝇的目标直接在上面产虫。而在53摄氏度以上,无论是

蝇蛆还是卵几秒内便会死亡。因此,鸡肉在熟透的情况下,是不会有活卵和活蝇蛆的。

专家提醒:

夏季要特别注意食物的存储

夏季气温高,又到了蝇类最为活跃的季节,城市居民家中的餐厨垃圾在酸败腐臭后容易招惹麻蝇前来产后代,所以要勤倒食品垃圾,最好每天清理一次。苍蝇身上会携带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被苍蝇污染的食物最好不要再食用。此外,家中有隔餐需再食的菜品,可加一个防蝇罩,做物理隔绝,长时间不吃的食品需存进冰箱。针对此前出现的火腿肠长虫、巧克力长虫、蚝油长虫一事,胡博士表示,这可能是存储不当导致,消费者在保存时需特别注意。 (杨广)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