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以前较低的脂肪肝发病率,眼下正以几何倍数快速增长。
有关数据显示,脂肪肝普通人群的发病率是15%,在大量饮酒的人群里发病率约为45%,在高脂血症患者中占50%,在肥胖人群里有75%,而在肥胖且大量饮酒的人群中则高达95%。
记者走访清远多家医院,体检科医生表示,体检中脂肪肝的发现率,有时会高于正常肝脏的检出率,其中不少瘦子群体同样患有脂肪肝。对此,医生建议说,大部分脂肪肝是完全可逆的,必须重视脂肪肝,提高对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正确认识,逐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必要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6类人最易得脂肪肝
肝脏代谢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导致脂肪肝。过多的脂质、过少的载脂蛋白、肝脏合成能力下降,都是脂肪肝形成的原因。一般来说,以下六类人群是脂肪肝的易发者,应高度重视。
糖尿病患者
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50%—80%的患者合并肥胖,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
药物滥用者
肝脏担负着分解药物的作用,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也会伤害肝脏。需注意的是,降脂药也可干扰脂蛋白的代谢,长期滥用也会增加药物性脂肪肝形成的几率。
营养不良的人
营养不良导致体内蛋白质缺乏,不能形成足够的载脂蛋白,脂类物质不能变成脂蛋白进入血液,故而沉积于肝细胞内,最终形成脂肪肝。
快速减肥的人
禁食、过度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都会导致体内没有足够的糖用以分解功能,进而引起脂肪分解量短期内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影响其脂蛋白合成能力,导致脂肪肝。
爱喝酒的人
频繁饮酒,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有一定毒性,肝内脂肪容易堆积,可致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所致。研究显示,75%—95%的长期嗜酒者存在脂肪浸润。每天饮酒80克—160克的人,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比不饮酒人群增长5—25倍。
太胖的人
预防患上脂肪肝,肥胖人群更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
当脂类物质过多时,肝脏载脂蛋白不足以结合全部的脂质,剩余脂质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肥胖性脂肪肝。
脂肪肝恣意发展 后果严重
【典型案例】
现年45岁的张先生,平时烟酒不离口,他的啤酒肚也因此特别明显,饮食上也是“无肉不欢”。前不久,他在医院体检中心体检时,B超医生提醒他“有中度脂肪肝”。可他却不以为然地回答:“我的脂肪肝都有好多年了,人家都说脂肪肝没事,人人都有,我的肝肯定没事,我自己啥感觉都没有。”
【专家分析】
医生表示,像张先生这样抱此观点的患者很多,但是,让脂肪肝恣意发展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所谓脂肪肝,是指以甘油三酯为主的脂肪在肝脏过度沉积的疾病,临床上称为脂肪性肝病,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与代谢功能紊乱、饮食营养及先天性因素等有关,而“酒精性”是因过量饮酒所致。
以上因素,均会导致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堆积,从而影响肝细胞脂质代谢,如果这些因素持续作用,脂肪肝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这一期肝组织伴有炎变、细胞损害加重,可伴有纤维化),然后可进一步发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
有医学文献资料显示,非洲的贫困人口,因为常年食不果腹,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整个人瘦骨嶙峋,肚子却鼓得很大,这是因为营养问题,肝脏从脂肪肝发展为严重肝腹水的结果。可见脂肪肝必须重视,若及时干预,大部分脂肪肝是完全可逆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群加入到脂肪肝患者大军中来,患者不仅年轻化,而且其中不乏“瘦子”脂肪肝患者。
营养平衡被打破会患脂肪肝
【典型案例】
前不久,医生接诊过一个27岁的年轻女性患者。据了解,该患者曾因为胖的原因,工作、生活上一直没什么自信,于是半年前开始拼命减肥,每天不吃主食,三餐只吃蔬菜,更主要的是她每天下班后,还要慢跑两小时。坚持了几个月后,终于有了理想状态,她的体重由原先的134斤,降到现在的93斤,单位同事无不点赞。
【专家分析】
“这位女性虽然比以前瘦了、好看了,可她的身体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医生说,因为节食等原因,致使长期营养不良,她经常感觉没力气、易疲劳、食欲不振,还总是恶心、呕吐,只好到消化病学科就诊,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居然患上中度脂肪肝。
脂肪肝多发于肥胖者、过量饮酒者、高脂饮食者、少动者、慢性肝病患者及中老年内分泌失调患者,虽然肥胖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诱因之一,但并不表示瘦子就不会患脂肪肝。肝脏是人体的“营养化工厂”,它把我们平时吃下的各种营养物质,转变成各类蛋白质、脂类和糖。脂肪肝的发生,是由于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导致脂肪在肝脏内聚集。
所谓瘦子患上脂肪肝,是因营养不良或体内蛋白质不足,这与很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分不开,如长期不吃早餐,午餐又相对简单,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蛋白质等的缺失引起肝脏脂肪沉积;再比如很多“久坐族”,为了减肥白天几乎不吃,晚餐又太丰盛,营养物质摄入量大,消耗却很少,致肝内脂肪堆积。
此外,患脂肪肝的因素还包括频繁饮酒,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有一定毒性,肝内脂肪容易堆积,可致酒精性脂肪肝;生活中常进食甜食、荤食、夜宵等;久坐或不爱活动,体内大量热量和脂肪无法消耗,最后积存于肝脏时就成为脂肪肝。
瘦子患脂肪肝比例也不小
【典型案例】
清城区某房地产公司做销售的陈小姐,是个被胖子们羡慕的、身材苗条的姑娘,可是最近她在医院进行体检后,却被告知自己竟然得了脂肪肝。
【专家分析】
外表看起来瘦弱、手无缚鸡之力的瘦子,却得了一般被认为只有胖子才得的脂肪肝,有些人对此怎么也想不明白。不过医生解释,脂肪肝并不是胖子的专利,一些平时号称“吃再多也不长肉”的人,可能是内脏型肥胖的“伪瘦子”,同时也是脂肪肝青睐的一类人群。另外,一些过度节食减肥的人,也有可能被脂肪肝找上门。
事实上,这种内脏肥胖指数偏高的瘦子,在医院门诊患者中较为常见。“临床工作中,每天都会有人拿着体检报告来咨询,说自己不胖,吃得也很清淡,为什么会患有脂肪肝?”医生表示,门诊数据显示,患有脂肪肝的瘦子比例也不小,这意味着,脂肪肝并不是胖子的“专利”,在患有脂肪肝的人群中,有不少瘦子是脂肪肝患者。
“临床上,在内脏肥胖病患者中,不乏瘦子。”医生解释,脂肪在人体内有三种分布形式,最常见的是堆积在皮下组织,脂肪摄入量过多,血液或肝脏也会有脂肪堆积,引起高血脂或脂肪肝。
外表肥胖的人,绝大多数是把脂肪装在皮下组织。瘦子发生脂肪肝,是因脂肪分布和代谢功能异常所致,将脂肪堆到肝脏了,所以这类人称为内脏型肥胖。
应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典型案例】
在我们身边,不少白领阶层、一些写字楼的年轻女孩,为了追求苗条、骨感美,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为了“魔鬼身材”,每天就只吃黄瓜或苹果,甚至靠喝水度日,日积月累,这样过度节食,会对身体肝脏造成严重的损伤。
【专家分析】
目前,脂肪肝的患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第一大肝脏疾病。然而无论是单纯性脂肪肝,还是脂肪性肝炎,都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因此,针对病因、控制原发病,是治疗脂肪肝的根本方法。
例如,戒酒对酒精性脂肪肝绝对有效,肝内脂肪沉积一般在戒酒数周或数月内完全消退;大多数药物性脂肪肝,在及时停用可疑药物2至3个月内,可完全恢复正常;长期饥饿及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引起的脂肪肝,通过饮食补充蛋白质、氨基酸,以及足够热量后,肝脏病变可迅速逆转;治疗肥胖型脂肪肝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体重和腰围。
医生表示,由于轻度脂肪肝不痛不痒,不影响正常生活,不少人明知自己患病仍不重视,“很多人通过体检发现自己得了脂肪肝时,大多已是中重度的了。他们对脂肪肝的认识也不足,往往自行购买一些保健品或药品,以为靠‘调理’就能将脂肪肝逆转。自己胡乱医治,结果却使脂肪肝越来越严重。”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对症治疗很重要。”医生提醒患者,得了脂肪肝,既不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也不要过度紧张,因为太紧张会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病急乱投医,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脂肪肝患者,应提高对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逐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必要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才能防患于未然,促使病情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