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政府和居民可适度加杠杆

2016-06-24 14:50 金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国新办:政府和居民可适度加杠杆

6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债务率分析及对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新办新闻通稿显示,中国的整体债务和杠杆率不高,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中国的债务情况表现为各领域不均衡,政府和家庭领域较低,非金融领域较高。2015年中国政府债务率为39.4%,若加上或有债务则上升到41.5%。

因公司债务风险,中国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快速去杠杆会带来新的风险。

商业银行融资状况良好,可消纳潜在不良贷款损失。中国将继续深化利率、汇率、监管等相关改革,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金的效率。可优化债务在政府、居民和企业之间的配置,政府和居民部门可适度加杠杆,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此外,发布会特别提到,中国部分地区和行业的企业间互保联保现象普遍致交叉违约,加重不良贷款比例攀升趋势。

“当前情况下,市场化债转股有积极作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债转股目前正处于研究论证阶段,有关方案还没正式出台。

孙学工指出,目前市场对债转股有一定误读,债转股政策会充分考虑公众意见。如果要实施债转股,有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是企业降杠杆综合性举措之一,是去杠杆很多措施里面的一项。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建设银行、人民银行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顶层设计,运用市场化、法制化方式,采取综合措施逐步降低非金融类企业杠杆率。

第二,这次债转股与1999年政策性债转股是有很大的不同。

孙学工指出,一是债转股的对象企业,是完全由市场主体自己选择,而不像上次那样政府选择;二是债权转让价格也是由市场主体协商处理,而不是上次那样按照账面价值来;三是政府兜底责任,上一次是财政部来买单,这回是没有政府财政兜底。

第三,对于市场担忧债转股或引发的道德风险和相关监管标准,目前已经有很多防范措施。

孙学工指出,需要强调的是,市场化债转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杠杆措施一直存在,国内也有一些案例。“我们是想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好地赋予市场主体主动性积极性,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完善和深化这一过程。”孙学工说。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