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2万元,每天返利200元,200天后就能拿到4万元。我本想多挣点钱给儿子结婚用,没想到2万多元打了水漂!”连日来,市民熊女士拿着一份国玺实业(江西)有限公司的理财合同书愁眉苦脸,就连儿子结婚她也打不起精神来。
市民反映:
投资2.2万元打了水漂
今年52岁的熊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非常节省,在酒店做服务员每月只有2000多元工资,十几年省吃俭用存下了一笔养老钱。今年2月,在同事的介绍下,她拿出2万元投入到国玺公司,购买了名为“富民文化产品”的理财产品。“投资之后每天能够拿到200元返利,半年后钱就翻倍了。”熊女士说,起初她并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但同事经常给她看银行到账记录,并带着她去听了一次讲座,看到很多人都拿着现金投资,她也就相信了,并于今年2月25日将2万元投入到国玺公司的理财产品上,签订了合同。
记者在熊女士与国玺公司的合同书中看到,该合同书正面显示为“员工聘用合同书”,并不是所谓的理财合同书。合同的甲方为“国玺实业(江西)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盖有分公司负责人“涂晓清印”的章子。合同第五条约定:协议报酬为约定报酬,每个工作日200元,共计200个工作日,总报酬为40000元。
“第一次收到了700元返利,之后3月份每个星期都能收到一千多元返利。”熊女士说,发现返回的利息真的挺高,她又投入了2000元购买了一款“红色文化产品”。最后,熊女士总共投入了2.2万元,共收到了4000元返利,但4月份便再也没有收到国玺公司给的返利了,如今,连本金都难收回。
记者目击:
投资公司人去楼空
根据熊女士反映的情况,19日记者来到位于南宾国际金融大厦9楼的国玺南昌分公司,在902办公室记者看到,这里只剩下一张前台办公桌和一些凳子,几名工作人员以及“投资者”正在苦苦等待公司给个说法。
记者在房间内张贴的一张告示上看到,国玺公司宣称,他们按照国家倡导的“互联网+”的方式运营,已经对接了“湖南华强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等一些实体企业,与战略合作伙伴研发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物联网”平台,在对接“文化艺术交易中心”过程中,需要办理银行卡绑定U盾,但因为批量组织人员到银行集体办理,引起银行怀疑,误认为公司是在搞诈骗。这份告示最后显示,国玺实业(江西)有限公司多个银行账号以及公司负责人熊永丰个人账号都被冻结,公司陷入瘫痪、停业。
据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他先后也投入了七八万元,此外,公司还欠着他4个月的工资没有发。目前,他也只能每天在房间内等待消息。
随后,记者来到国玺江西总公司位于红谷滩博能中心A座9楼的办公地点,发现这里已经大门紧闭,门口散落的各种传单纸屑显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人来过了。记者多次拨打国玺南昌公司在合同中留下的电话号码,以及该公司全国服务热线,均无人接听。
警方说法:
已有多人报案,正在调查
随后记者来到西湖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介绍,他们已经接到了一些关于国玺公司的报案,该公司负责人已经被九江警方抓获,相关部门正在办理此案,建议市民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关于中老年人投资公司获取高额利息回报的举报非常多,一些公司专门盯上这个群体,因为部分中老年人防范意识比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