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管控新模式,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6月20日,笔者从深圳市食药局流通处获悉,为强化食品经营主体诚信自律,提升行业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确保我市食品销售主流渠道的食品安全,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深圳市食品安全促进会,连续五年,联合深圳大型商超企业,通过建标准、定制度、组架构、严评审、互学习、促改进等一系列工作,开展“深圳市食品安全规范管理店” 自律评审工作,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管控新模式,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据悉,五年来我市共有124家企业获得“深圳市食品安全规范管理店”称号,2016年新一批规范管理店评审工作经过企业申报、评审员培训、抽签分组、现场评审、汇总统分等程序已于6月初完成,共13家企业荣获“深圳市食品安全规范管理店”称号。
评审采用循环不互评的方式
评审工作依据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食品经营企业共同讨论和制定规则,共同参与和决策,共建标准和制度,共同监督和管理,充分行使参与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评审采用首创的行业内企业间循环不互评的评审模式,即:同一评审小组的评审员不得来自同一家企业;评审员不能评审自己所属企业的门店;A企业评审员评审B企业门店,B企业评审员评审C企业门店,C企业评审员评审D企业门店,依此循环。
评审覆盖食品安全所有关键环节
“深圳食品安全规范管理店”的评审涉及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管理、收货、储藏、加工、设备、人员、销售等各个关键环节的关键控制点。通过对各关键控制点的逐一细致检查,确保评审无死角、无遗漏。
评审不是一评了之。评审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食品安全保障是一个长期、重复的工作,为保证评审结果的长期有效和持续性,杜绝“为评审而评审”的现象发生,协会将每年在评审后开展多次不定期的抽查审核,抽查不提前通知,抽查不合格将摘牌。不定期的抽查机制,不断督促着食品经营企业严格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管控,促使企业日常管理和操作的日渐规范。
评审是互相学习食品安全管理先进经验的平台
评审工作还搭建起企业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让优秀食品经营企业的做法得到发扬,成为学习的榜样,给落后不规范企业带来了竞争压力,企业间形成了主动向优秀企业学习取经的良好氛围。各食品经营企业由上至下对食品安全的管控意识不断强化,各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管控技能也不断提升。
食品安全关乎每位深圳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市食药局流通处表示,将继续指导行业协会开展“食品安全规范管理店”自律评审工作,通过高标准的严格评审以及持续的培训、学习、交流等,全面实施食品安全管控体系,通过体系的推动,促进商场食品安全软、硬件标准提升,为行业树示范立榜样,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动员示范企业参与深圳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共建我市食品消费安全。
今年第一批食品 安全规范管理店
BLT深圳华强店
沃尔玛龙岗山姆会员商店
华润万家龙岗下水径店
Ole’深圳益田假日店
BLT深圳京基店
沃尔玛福田山姆会员店
沃尔玛翠竹分店
华润万家有限公司民治民乐店
百佳华公明店
深圳福民天虹商场
家乐福保利店
深圳沙井天虹商场
人人乐现代城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