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拟建6座“太阳塔”治理PM2.5 雾霾浓度可降低50%

2016-06-20 14:05 首都建设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本市拟建6座“太阳塔”治理PM2.5

本报讯(记者张小伟)6月14日,参加中国(徐州)大气环境保护高峰对话会的美国工程院院士裴有康称,北京未来拟在6环路周边建设6个大型太阳能辅助城市空气清洁系统(俗称“太阳塔”),用于治理大气污染物PM2.5,经过“太阳塔”过滤后的空气PM2.5的浓度至少可以降低50%。

裴有康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大气颗粒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也是美国PM2.5检测技术标准的制定者。“美国洛杉矶50年前与中国北京现在的大气污染程度差不多,经过50年治理,目前PM2.5浓度已经降至4mg/立方米左右,但中国肯定不能等50年,这两年我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究治理中国的PM2.5,其中一个技术路径“太阳塔”。”裴有康表示。

记者从“太阳塔”的原理示意图发现,在塔的底部有一组大型空气过滤设备,可以把周边低空污染物吸入进行净化,在塔的中部有发电扇,可以把净化后的空气从塔顶排出,每遍净化可使空气中PM2.5浓度降低一半,循环净化多遍可以让空气质量逐步达标。“这个系统就像一个大温室,外界空气污染物浓度超标后,净化系统启动运转,顶部有太阳能板,太阳照射时可以为系统运转供电,如果没有太阳,就用外部供电驱动系统运转。”裴有康表示,他的团队正在和中科院开展合作,“目前在西安和盐城分别建了一个小型化的实验太阳塔,将来北京需要围绕六环建设6座。”

目前西安已经建成的一座小型化实验“太阳塔”,高50米,塔基半径也为50米,将于8月份开始试运转。同时,目前江苏盐城也正在建一座第二代实验“太阳塔”,今年底可以建成试运行,不仅可以过滤空气中的PM2.5,还可以把空气清洁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转换成热能进行循环利用。裴有康说:“在外地实验成功后,才能在北京进行大规模建设,因为在北京建设的‘太阳塔’要比实验阶段大的多,初步设计为塔高100米,塔基直径2.5公里,不能轻易就建设。”

裴有康认为,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多种措施进行治理,同时需要多城市协同治理。

此外,目前裴有康在徐州带领团队正在探索“高速公路过滤系统”“机动车尾气过滤系统”“室内空气清新器”等其他治理雾霾的技术路径。

□马上就访

裴有康:中国可建立PM1.0监测标准

在当天的中国(徐州)大气环境保护高峰对话会后,记者采访了美国工程院院士裴有康,这位有着多年雾霾治理经验的美籍华人专家坦言,美国洛杉矶当年的雾霾与现在中国雾霾不一样,用PM1.0来衡量中国的大气污染状况更加合适,中国应该建立PM1.0的大气环境监测标准。

“我在美国50多年,参与制定了PM2.5的技术标准,我清楚美国的雾霾与中国不一样,所以中国一直用美国的标准不合适。”裴有康分析称,“PM2.5是针对美国制定的,现在中国的雾霾跟当年美国不一样,中国的雾霾中含有不少大颗粒的沙尘,用美国的PM2.5标准监测会把部分沙尘纳入监测范围,而对人体健康危害比较大的是PM1.0以下的有毒物质,所以用PM1.0衡量中国大气污染状况更精准,治理起来也更加有效。”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