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报道,包头一名大学生手指不慎被小狗的牙齿划伤,因当时未出血而没去接种狂犬疫苗,最终导致狂犬病发作身亡。针对此类事件,本市南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科专家杨云霞提醒:夏季是动物致伤的高发季节,即使发生轻微的咬伤、抓伤,也不应被忽视,及时采取正确处置措施十分关键。
动物致伤分三级
接触或喂养动物时,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裸露的皮肤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致伤,破损皮肤被舔,开放性伤口、黏膜被污染为Ⅲ级。其中,I级暴露则不需处置;Ⅱ级暴露首先需要处理伤口,然后注射狂犬疫苗,Ⅱ级暴露者免疫功能低下,或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者,且致伤动物高度怀疑为疯动物时,建议参照III级暴露处置;Ⅲ级暴露除按二级暴露处理外,及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疫苗。
一定及时处置
一旦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第一时间对伤口进行正确处理十分关键。首先,应立即去除伤口污物,但千万不要用嘴去吮吸伤口。然后,用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伤口15分钟至20分钟。随后,用75%的酒精或者碘酊涂擦伤口,进行消毒。完成上述处理步骤后,尽快到最近的动物致伤处置门诊接受正规的伤口处置和疫苗接种,接种时间最好是在受伤后24小时以内。
莫存侥幸心理
一旦被小动物抓伤或咬伤,一定要及时正确处理。有人认为自家饲养的宠物犬猫本身已经接种过疫苗,宠物致伤也不用在意;还有人认为伤口处只是破了点皮,没有出血,就不需要再特别处理。上述这些观念,其实都是认识误区,容易埋下隐患。轻微的动物致伤,也应第一时间前往动物致伤处置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