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避险情绪升温,上周终于站上1300美元/盎司的大关,全球多数央行不断进行量化宽松,美国加息可能依旧遥遥无期,经过2011年到2015年超过三年的熊市后,或许黄金的“黄金时代”已经重新开启。
在《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在经济大环境不理想,全球经济不理想,各国央行维持低利率的背景下,英国退欧等事件继续发酵,供给弹性有限的黄金可望被资金追捧;不过一旦未来美国加息进程发生变化,比预期要早的话,黄金就会受压,传统智慧的美元指数和黄金“反着走”可能会重新奏效。
上海某险资投资经理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从历史上黄金新一轮上升浪的情况来看,在有累计超过40%以上的升幅前,很难会有超过10%以上比较明显的调整,而前段时间因为美联储官员突然的“鹰派”言辞,黄金一度从1300美元/盎司跌到1200美元/盎司,之后在美国就业数据让市场失望,英国脱欧预期升温的背景下重新创出新高,预计黄金在1500美元/盎司前阻力不大,中期来看全球经济的持续不景气也是对黄金的利好因素。另一方面,最近比特币的暴涨也说明全球资金泛滥的情况延续,因为黄金对主流机构投资者和各国央行来说更获得认同,对投资者来说,对黄金ETF和黄金股等相关投资产品,都可以逐步加仓。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零售银行研究与投资策略主管唐君豪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包括英国可能退欧等政治事件发酵冲击,短期内的避险情绪或可支撑金价,但中期来看并不乐观。从黄金的投资功能来说,一个是避险,一个就是抗通胀,避险功能近期得到发挥,但全球通胀目前很低,且随着美联储9月加息可能性的上升,和美元负相关的黄金很有可能会回落。
提及到因为避险情绪升温,近日黄金和美元指数一反常态的“同涨同跌”,黄金突破1300美元/盎司,美元指数也一度上升破95大关,唐君豪不认为这种短暂的反常可以持续,传统智慧的黄金和美元“反着走”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恢复,如果以后美元上升,以后黄金可能会下跌;对投资者来说,黄金以外有更理想的选择。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等称,美国加息延后意味着宽松延长,但历史经验表明,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长期经济增长无益,而只会推动价格上涨,而且体现为房价、股价、债价、物价的轮番上涨。我国也有类似问题,09年以后经济增速持续下台阶,源于工业化到了后期,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而货币增速始终位于高位,但超发货币无益于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体现为各种价格上涨,而在房市、股市、债市均大涨之后,今年以来物价开始上涨。而在滞胀环境下,黄金等抗通胀的资产仍是资产保值的重要选择。
姜超也称,英国脱欧公投增加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倘若英国成功留欧,对全球经济而言也未必有多大改善,只能说是短期不会继续恶化。但若英国真正脱欧,则会加剧英国和欧元区经济下行,导致全球汇率剧烈波动,会继续降低全球风险偏好。因此短期宜静观其变,对风险资产的配置还需等待。
安联投资大中华基金业务副总裁何志凌称,尽管美联储展开加息周期,但是全球货币政策分歧于今年更显而易见,并导致宏观经济日益欠明朗和金融市场愈趋波动。不过欧洲情况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糟,英国公投的结果最终很可能是“留欧”,欧洲股市仍蕴藏不错的赚钱机会,国内投资者可通过QDII等渠道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