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在全国各地举行。
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多地出现假海蜇丝、假鸭血、假皮蛋等问题副食小菜。这些人工合成的食品,有的使用非法添加剂甚至有毒有害化工原料,有的将合法的添加剂当成原料,用法、用量十分“任性”,健康风险很大。
浙江省湖州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根据线索,近期在织里镇商城路农贸市场内抓获犯罪嫌疑人袁某某3人,现场查扣问题海蜇丝300余斤。袁某某交代,已销售假海蜇丝近一年,非法获利7万余元,“秘方”是专程到江苏常州“拜师学艺”得来的。湖州公安随即奔赴江苏常州,抓获以“师傅”贾某某为首的制售假海蜇丝3人犯罪团伙。
贾某某交代,其生产、销售假海蜇丝已两三年,主要通过凌家塘市场摊位贩卖给周边的夜宵餐饮店,累计流入市场的假海蜇丝已有8吨多。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像假海蜇丝这样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有毒化工原料制售食品的案例时有发生,多数集中在凉拌菜、配菜、烧烤食材等副食小菜。
假海蜇丝就是将合法的添加剂作为“原料”。据贾某某交代,通过一定的工艺与合成产生化学反应、凝固成“人造海蜇丝”。
食品安全专家表示,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添加硫酸铝铵等的食品中,铝的 残 留 量 应 小 于 等 于100mg/kg,毫无海蜇成分的假海蜇丝铝残留量高达486mg/kg,已严重超标。长期食用含铝食品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
据业内人士透露,像容易导致黏膜损伤甚至高氯血症的漂白粉,长期食用会影响肝脏甚至可能造成癌变的保鲜粉等,在多地被一些豆芽加工黑作坊滥用。(据新华社杭州6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