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有炎症了,吃点消炎药吧”,“这里红肿比较明显,去买点消炎药吃吧”……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家人或朋友提醒,得了“炎症”,赶紧买点“消炎药”吃。人们口中的“消炎药”指的就是抗生素。
海口市人民医院药学科主任朱刚直表示,这种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后果,最可怕的莫过于催生超级病菌。超级病菌不是一种细菌,而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的严重多重耐药菌。这是目前人类医学面临的比癌症更可怕的敌人。
抗生素≠消炎药,不自行购买抗生素
朱刚直表示,人们观念中“炎症”的概念模糊,大家把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甚至有可能只是过敏性这种与病原微生物无关的红、肿、热、痛都叫做“炎症”。抗生素对细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致病微生物起抑制和杀灭作用,对病毒是没有杀灭效果的,对过敏反应等更是无效。抗生素不是万能的“消炎药”。
正确的方法是,当“炎症”发生时,去正规的医院就医,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来判断导致“炎症”的“凶手”是细菌还是病毒,由医生判断该吃什么药,不自行购买抗生素。即便一些无法就医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到抗生素,也不推荐使用药性猛烈的西药抗生素。考虑到国人的体质,还是推荐药效平缓的炎宁片等中药类抗生素。
谨遵医嘱,不随便停药
“抗生素要在体内发挥作用,必须达到并且维持一定的浓度。”朱刚直表示,药物减量、减疗程服用,会使药物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结果使杀菌效果大打折扣。很多患者看到症状一有好转就停药,不但容易使急性感染转变成慢性感染,导致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且细菌也更容易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