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于北京时间今日凌晨公布结果,此前市场预计加息可能性极低,不过,在这一重大事件落地前夕,人民币中间价仍受到一定影响,昨日继续下调210基点,报6.6001。
由于6月为年中重要的议息时间节点,此前美联储加息呼声强烈,人民币一直承压。5月,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贬值1.53%,创去年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资本外流情况也再次出现,央行昨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末人民币外汇占款环比减少537亿元至23.7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进入6月后,本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突转。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月初公布的美国5月非农数据惨淡,经济复苏需要依赖宽松的货币政策,未必能承受过早加息,且短期内美元的强势反弹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美联储加息的预期。
和沈建光一样,市场普遍预计此次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很低,除了自身的经济原因,海外风险尤其是6月23日举行的英国退欧公投也令美联储有所忌惮。加拿大丰业银行分析师霍尔特认为,英国退欧的风险势必令美联储在本周的会议上变得投鼠忌器,因而,美联储本周料将按兵不动,加息希望渺茫。
但即使美元不加息,英国退欧公投也是影响人民币走势的重大事件。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市场表现并未对脱欧做出足够的准备,倘若“黑天鹅”事件发生,更大的金融风暴会接踵而至。
此外,昨日MSCI宣布延迟将中国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对人民币汇率也有一定影响。业内认为,这已是A股第三次“闯关”失败,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势必受到冲击。
可见,人民币汇率多面“受敌”。沈建光表示,今年确保汇率稳定仍是当务之急,一方面要防范金融动荡,如避免股市、楼市、汇市、债市的风险传导;另一方面要加快金融等方面改革,为国内经济企稳创造条件。“短期内鼓励海外资本流入国内债券和股票市场,同时维持汇率稳定是占优策略。”沈建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