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切除乳房要给出一个理由。”在日前本市召开的2016年首届中德国际乳腺专家高峰论坛上,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一科科主任曹旭晨教授表示,欧美发达国家的保乳率达到70%—80%,而我国不足10%。随着保乳治疗方案的逐渐成熟,在保留乳房外形完整的同时,可兼顾术后的功能恢复,配合术后综合治疗,疗效可以和乳腺癌根治术相媲美。而且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乳腺癌采取保乳术可以获得根治术相似的生存率。
乳腺癌治疗保乳是趋势
“所谓保乳术,可理解为保留乳房外形的手术,术中根据病变情况切除含病灶的部分腺体组织,保留其余正常腺体组织,并对腋窝淋巴结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得患者不必经历乳房缺失的痛苦。”曹旭晨教授表示,原则上讲,保乳治疗主要应用于0期的导管内癌和早期(I/II期)浸润性癌患者,这些患者只要没有禁忌症,就都可以视为保留乳房的适应症。另外,保乳治疗还可以用于新辅助化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的局部晚期患者。
但随着医学的进步,手术水平的提高,整形技术的介入,综合治疗的发展,保乳的适应症更广泛。本次会议就邀请了德国三位知名乳腺癌专家和国内乳腺科专家一起分析讨论导管内癌的保乳、中央区保乳、新辅助降期保乳等课题。目前,保乳绝对禁忌症,总体来讲,就是不能同时满足切净全部病灶+保证可接受的外观+能够接受放疗此三点。
保乳手术和根治术疗效相当
但是目前我国的手术治疗始终是以根治性手术为主,保乳术并不普及。即使在北京或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保乳率也才从2005年的12.1%上升到2008 年的24.3%。之所以出现如此之低的保乳术采用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女性患者的意识缺失,主观认为保乳术不如根治术做的干净彻底,留下乳房就是留下隐患而拒绝接受此术式。
对此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一科科副主任王欣教授表示,实践证明,随着手术范围的扩大,患者术后生存率并无明显改善,而手术并发症却随之增多,尤其是乳房的缺失及术后胸前丑陋的瘢痕对女性尊严及自信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而保乳手术创伤小、痛苦小,在保留乳房外形完整性的同时,又兼顾了术后的功能恢复,配合术后综合治疗,疗效可以和乳癌根治术相媲美。大量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乳腺癌采取保乳术可以获得根治术相似的生存率。而且术后的复查频率项目都和根治术一样,并不会增加额外负担。
亚洲女性更适合早期保乳
一个大乳房下的小肿瘤手术的难度就很低了,难就难在那些乳房不大、肿瘤却不小、长在乳头下、长在下半象限或多中心多灶的人。中国女性较之外国女性,乳房普遍偏小,这就意味着肿瘤与乳房的相对比例增大了,加之中国女性对健康检查的重视较低,发现肿瘤时往往超过T2期,也就是直径超过2cm,甚至超过5cm。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降低保乳难度。乳腺检查最常见最重要的两项就是B超及钼靶。B超及钼靶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甚至能发现PET-CT都不能发现的特殊乳腺癌。
但是,目前我国60%的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已经到了T3期,以往T3期肿瘤保乳手术面临着两大难题。第一、需要切除大范围的乳腺腺体,增加保乳难度。第二、大范围腺体切除术后如何维持乳腺美学形态。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使两大难题得到了部分解决。第一、新辅助治疗的应用,使术前肿瘤变小,相应腺体切除范围变小,保乳变成可能。第二、外科手术技术进步,为大范围腺体切除后乳腺形态的维持找到了办法。目前本市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一科保乳率可达到30%以上。本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赵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