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儿童节让有关孩子的话题受到关注。在“二孩时代”,多一个孩子只是多一双筷子这么简单吗?其实,二孩来了,家庭资产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只有提前做好预算,才能从容应对接踵而来的资金压力。
全家资产配置需调整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 多一个孩子绝不只是多双筷子,父母不仅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而且需要做好财务预算。生活支出和子女教育费用作为长期的大额刚性支出,着实不可小视,对于有“二宝”的家庭来说,或将意味着负担加倍。
专家建议,如果多数家庭计划要二孩,第一步应理清当前家庭的财务结构,了解多一个孩子可能会多出哪些开支;第二步是做好预算,调整家庭财产配置。预算主要分为:生育金、抚养金和教育金等,有条件的家庭可能还需要考虑换更大的房子。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家庭资产累积情况、收入支出结构、家庭成员结构、各成员工作性质以及保障情况等的不同,家庭财产配置的调整也应该有所不同。一般普通双薪适龄夫妇,尤其对于老人年龄偏大或身体不太好的家庭来讲,二孩的到来,日常开支将大大增加,不仅体现在孩子的直接费用,还包括对保姆或其他家政服务的潜在需求,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原先财产配置方案的执行。
家庭需要调整既定的理财目标,比如,在教育金储备方面,除日常可支配收入用于投资外,有年度旅游规划的家庭,可将该笔资金转为二孩教育金储备启动资金,投资相对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等;在家庭成员保障方面,应加强对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成员的意外保障。如果资金不是很充裕的话,则尽可能选择定期、消费型保险产品,这样将大大降低保险支出等。
多一个孩子,意味着多了一份家庭责任和经济负担。作为经济顶梁柱的宝爸宝妈们,务必及时检视自己的保单,补足意外、重大疾病和定期寿险方面的保额,使之足以覆盖包括贷款余额和抚养孩子成人的生活教育开支,以消除家人的财务安全隐患。
比节流更重要的是开源
二孩家庭如果精打细算,两个孩子的支出未必就是一个孩子的两倍。大宝的衣服、玩具和书籍等二宝可以接着用,并且有了养大宝的经验,养二宝时若懂得合理购置,在喂养、就医和教育等方面摒弃许多华而不实的开销,避免浪费,能显著降低二孩生养成本。
建议:有二孩的家庭,投资高风险资产的比例不宜过高,以免价格出现巨大波动而造成损失。另外,家庭资产配置时还需要考虑流动性,因为如果流动性资产配置过少,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也将因变现需要而造成财富损失。
不少家庭在有了二孩之后,才发现家庭资产“亮红灯”,这是由于事先缺乏相应规划,或者规划中没有考虑意外风险因素,比如,失业、薪资下滑、家庭成员意外伤残身故等。一旦出现类似问题,容易让夫妻二人措手不及。
如果已经有了二孩才发现家庭财务出现问题,也就是说“钱不够用”的事实已经发生,这时候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夫妻双方首先要减少不必要物品的添置,不要太过注重名牌,生活要注意节俭;其次考虑有没有增加收入的方法,比如,可以通过理财增加家庭收入;此外,可以考虑换一个收入高但可能辛苦的工作,比如,原先是全职太太的宝妈去找份工作。
为迎接二宝,部分家庭可能还将面临换房、换车等较大额的支出。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金融机构也有针对性地推出了消费贷款产品。如果家庭出现短期资金流动性紧张,可以考虑消费贷等产品。但如果资金相对宽裕,消费贷则并不划算,因为消费贷普遍周期较短、利率较高,而市场中的稳健型理财产品收益,多数覆盖不了贷款利率,所以,从机会成本角度考虑并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