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经济周期的汇率贬值不可怕

2016-06-13 14:59 财新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光靠资本账户管制来稳定汇率肯定是不够的。”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6月13日在2016陆家嘴论坛“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与宏观政策协调”分论坛上表示,“汇率是全球货币政策外溢影响的重要渠道,全球货币政策协调必须要增加汇率的灵活性。”

彭文生认为,增加汇率的灵活性有两个维度。一是从空间维度考虑,增加汇率灵活性是指兑美元货币的灵活性,“盯住一揽子货币是不够的,因为它是基于贸易权重,美元权重不到20%,而全球交易中美元权重已超过70%-80%。”

二是从时间维度看,汇率的灵活性不是指短期的波动,而是符合经济周期的波动,“经济疲弱时,汇率就应该贬一点;经济较强的时候,汇率就应该升一点,要让汇率成为经济周期调整的载体。”他认为,这也是过去几年其他主要经济体把汇率作为重要调节机制的原因。

彭文生同时表示,增加汇率的灵活性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有很大的贬值压力,符合经济周期的汇率贬值并不可怕,“大部分国家的汇率都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他认为,人民币有序贬值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有利于化解金融风险,“过去持续的升值预期,与国内房地产泡沫和信用扩张紧密相关,这也是导致民间投资持续下滑的内在因素。而现在随经济周期波动适度贬值,有利于控制房地产泡沫和信贷的扩张,有利于化解过去累积的金融风险。”

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他认为,民间投资持续下滑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地租、房租、汇率、资金成本等,“但背后的根本性因素还是过去十多年来房地产泡沫和银行信用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所带来的经济顺周期性,这导致房地产和金融部门占用了太多的社会资源。 ”

至于会不会出现大幅和持续的贬值,甚至失控的情况,彭文生表示,“任何东西都有风险,我相信如果是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化解金融风险,人民币就不存在出现持续贬值的情况。未来经济的复苏,反而会促进人民币在某个阶段出现升值。我们要克服汇率浮动和汇率贬值的恐惧,要把汇率的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化解金融风险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