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开展简政放权,昨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消息称,工商银行、人寿保险、华为等21家企业将开展2016年度外债规模管理改革试点。根据试点工作要求,试点企业在年度外债规模内,可自主选择发行窗口,分期分批发行,不再进行事前登记,待发行完成后及时报送发行信息。
据昨日发改委消息,未来,我国将鼓励试点企业境内母公司直接发行外债,适当控制海外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发行外债。对于外债资金回流结汇,我国持鼓励态度,“由企业根据需要在境内外自主调配使用”。这些外债资金回流结汇后将主要用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和城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双创”、高端装备制造业、“互联网+”、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扩大有效投资。
如果企业外债规模管理不当,可能会增加还贷的经济负担,甚至引发尝贷危机。在试点改革的过程中,发改委针对这些风险,对21家企业提出了几点要求:“要密切跟踪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变化情况、明确外债风险管理责任、确保外债风险控制在自身可承受范围内。”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在控制外债风险的前提下,外债管理改革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对于企业用好境外低成本资金、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等情况都有推动作用。(记者肖玮实习记者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