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间吃啥好,大家往这看

2016-06-06 19:58 海南特区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高考期间吃啥好,大家往这看

 “孩子天天用脑这么多,一日三餐怎么安排最合理?”“要不要给孩子买点补脑的保健品?”随着高考的临近,“孩子在考前怎么吃最科学”成了很多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本报高考微信群内,不少家长也就此展开讨论。对此,公共营养师黄维红表示,临考阶段,孩子的饮食安排,应遵循“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原则,并且注意不要过多改变饮食习惯、不要乱用补药等。记者 林文星

A 饮食卫生是第一位

对高考考生来说,知识的准备要充分,身体更是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考前、考中的饮食就需要特别注意。公共营养师黄维红表示,虽然考生的个人情况千差万别,但饮食卫生都是第一位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做到安全卫生,不能因为饮食不当造成身体不适,影响考生正常发挥。”

黄维红建议,广大家长及考生居家饮食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操作,防止交叉污染,烹饪食品应烧熟煮透,尤其是畜禽肉、蛋、水产品、豆角、鲜黄花菜等,慎食凉拌食品。冰箱中冷藏的食物要彻底翻热,考生考试期间尽量不食用隔夜饭菜。外出就餐时要看环境是否整洁、饭菜有无变质,不生食海鲜产品。对于街边小摊、烧烤店等,考试期间应尽量避免前往就餐。

其次,由于天气较热,许多孩子喜欢吃冷饮解暑。黄维红建议,高考期间,考生冷饮食最好不要吃,以免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同时不要喝生水,少喝饮料。“另外,凡是有可能发生过敏的食物,或者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都应当非常慎重。”黄维红强调,一定不要让考生食用野生蘑菇、不认识的鱼贝蟹类,防止误食有毒蘑菇等。

B 没必要特意改变食谱

“饮食最重要的是合理、均衡,不要刻意改变食谱,以免引起孩子身体不适。”黄维红表示,往年高考期间,有家长为了给孩子改善伙食,特意花大价钱买大量的虾、蟹等海鲜给孩子吃,结果孩子胃肠不适出现腹泻,影响身体健康及考场发挥,这就得不偿失了。“像海鲜类的食物,如果考生平常很少吃或者不习惯吃的话,家长一定不要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而安排,避免‘好心办坏事’,影响孩子临场发挥。如果实在要做点新鲜花样慰劳孩子,不妨等到考试后。”

黄维红表示,事实上,考前大换食谱是考生饮食大忌。因为食谱变化大,肠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反而容易影响身体状态。尤其是在考前三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经常吃的食品。“膳食安排不用太刻意,关键是要做好一日三餐定时、规律。”黄维红表示,三餐要不同对待,“早餐要吃好,可以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直接给大脑提供营养;午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要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应多补充优质蛋白质;晚饭可以选择一些清淡的饮食。”黄维红说,考生家长安排一日三餐时,食物不要完全精白细软,因为这样的食物会使血糖波动太大,不利于脑力长时间活动。考试饮食可配合食用一些粗粮、豆制品、蛋类、奶类和少量肉类,这样能延缓血糖反应,让大脑在三小时内有持续地能量供应。最后,为了保证高效的复习和良好的睡眠,晚餐吃七八成饱即可,多吃蔬菜和豆制品,肉类不过多,烹调不油腻。

C 保健品要注意适度不能滥用

目前市面上的保健品种类五花八门,许多家长都将服用保健品视为补充营养的途径之一。对此,黄维红表示,营养和知识一样,要靠平时的积累,考前临时突击进补,实际上是一种误区。在黄维红看来,考试期间补充营养有必要,但要适当且注意方法,“保健品绝非万能,考生和家长不要期望这些产品产生‘特异功能’。如果考生不吸收、不适应的话,还会导致考生出现腹泻、过敏、感冒上火等症状,适得其反。”黄维红说,给孩子吃保健品一定要注意适度,不能滥用。

黄维红表示,考前饮食应以清淡低脂为主。对孩子来说,自然摄取营养、好好休息、保持运动,比变着法子给孩子进补要强。“大脑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糖类,而非脂肪。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也高不了。如果考前每天都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肠胃并不一定习惯,弄不好,反而导致出现腹泻、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现象。”黄维红说,进补不当反而容易造成肠胃疲劳或身体不适,应当尽量避免。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