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理财也成为理财市场的“宠儿”,动辄百分之十几的年化收益,的确是极富诱惑力。但是伴随着高收益而来的是高风险,这种风险指的并不是常规的理财风险,一些不规范的互联网理财公司甚至有可能让市民血本无归。因此,如何甄别花样繁多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成为了广大市民的“必修课”。
互联网理财风起云涌
互联网理财最近几年可谓是春风得意。打开手机App商店,输入“理财”的关键字,可以得到数以百计的结果。下载其中的一两款软件,你会发现,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确实很高,那些搜索结果排名比较靠前的理财软件,年化收益率在8%左右,而一些搜索排名比较靠后的软件,年化收益率甚至可以达到17%。
根据一项街头随机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消费者在2015年曾经或多或少地投资过互联网理财。而根据银率网360°银行测评数据显示:2015年,投资互联网理财的用户当中,投资额在5000元以下的用户减少了8.87%,这也说明大额投资者越来越多。
市民陈女士表示:现如今,银行存款利息不断降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明显不及互联网理财,因此,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她更倾向于选择互联网理财产品。
互联网理财有风险
在欣喜于互联网理财“另辟蹊径”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几年来,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涉嫌非法集资的刑事案件呈高发态势。这类案件往往涉案金额巨大,追讨资金困难。
这些涉案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有互联网之名,而无互联网之实,只是打着互联网理财的旗号招摇撞骗。这些理财产品的出现极大地混淆了消费者的视听,也给互联网理财的良性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山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往往没有企业依托,利用筹集来的资金进行投机性投资,一旦资金链断裂,几乎没有抵抗能力,只好一跑了之。因此,严格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提高互联网理财的“准入门槛”,对于行业长久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何鉴别互联网理财
互联网理财不同于传统的理财产品,以往的鉴别方式似乎已经过时,现在判断更需要独具慧眼,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帮助大家选择一个更加安全的投资平台。
首先是企业背景。拥有大型企业为依托的投资平台一般比较安全,如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京东推出的京东理财等等;其次是运营时间。所谓路遥知马力,长时间良好运营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可靠程度一般高于其他产品;再次是运营模式。自建资金池、拆标最易导致平台运营风险;此外,平台披露的信息是投资人判断平台安全与否的重要条件,平台信息越透明,越值得信赖;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收益的合理性,笔者个人观点,不论是互联网理财还是传统的理财方式,10%以下才是最为合理的区间,如果风险与收益明显不匹配,那么消费者就该多长个心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