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波:券商过度扩张致“牛市不牛,熊市非常的熊”

2016-05-30 16:2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5月30日,由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西城区人民政府、顺义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以“金融市场的风险、机遇与创新”为主题的“2016中国金融年度论坛金融创新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师孙建波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民生证券副总裁管清友、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九方宽客宏观研究院院长房四海、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执行副会长宋斌、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华融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肖波等专家学者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本次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华融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肖波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因券商过度、低效扩张,导致中国证券市场“牛市不牛,熊市非常的熊”。技术、人才和产品是引领未来证券市场发展的最核心力量。他还表示,券商未来将向集团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肖--波--华融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

肖--波--华融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

以下为文字实录:

首先感谢主办方和承办方给这次机会到这里跟大家分享关于券商供给侧管理方面的一些改革。

我们在2014年曾经提到过中国经济的供给侧改革的内容。今年我个人认为券商的供给侧改革更是迫于眉睫的事情,应该需要认识。

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讲。首先要剖析为什么券商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严重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结局是什么,我们大家都清楚,中国证券市场有一个典型的特征是牛市不牛,熊市非常的熊。大家都知道,6124牛市很快回到1460多点,5178的牛市也很快回落了。我认为就是券商过度的扩张,而且是低效的扩张。第二个问题技术、人才和产品,这三个方面是引领未来证券市场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第三个方面券商发展未来向集团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个是迫于眉睫。另外应对之策,政府应该充满市场化,更大力度的来推动,同时各方应该要打破保护主义的思想。我这个数据反映的是反映券商典型产能过剩的特征。券商前20家占7成,达到28%,2016年的数据比这个明显,超过了70%。非常典型的特征是前十家券商所拥有的交易额的分配占到50%以上,92%家券商在2015年牛市占比不足50%,现在2016年不足45%,非常典型的特征,证券市场也是二八的现象,要害在于佣金大战。这与券商过度的扩张和相关券商扩张有非常大的关系,102家券商当中80%以上都是非常差的相关公司。我们看到佣金趋势,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成本下降的特征,但是从券商的角度来说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个券商佣金过剩导致成本没有体现,另外影响券商的服务能力和品质的提升,还有规模扩张,另一方面是客户盲目的追逐低佣金,导致客户资源分散,还有券商规范发展的速度非常缓慢,竞争力下降,这个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二个问题目前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往往券商供给侧改革核心就是提质增效,我认为券商的提质增效最核心在技术创新和方式基础上下功夫,券商在这块投入很大以后,持续的竞争力和技术的进步能够让他在竞争当中打下基础,在全球化的进程过程当中占据先机。我列举了四个方面,四个方面是互联网对它的推动,其中扩展服务边界和客户渠道,大数据应用,海量的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客户,提供贴身服务。另外客户的跟踪在MOT和信息可以快速对客户作出服务反应,另外智能化的咨询。智能化的咨询现在在标准化咨询和智能化咨询,另外移动咨询,20、40的咨询方面未来会提供非常便捷的服务。这种竞争下一步很有可能是券商大幅度的裁员,另外智能化机器替代可能性非常大。

另外一个核心是人才竞争,人才引进竞争取胜,这个是在证券行业,金融行业都是大家公认的。这里我们不做赘述,大家可以看看高盛最大的特点是人力的投入占到整体收入的40%,在营运费用占到60%,这个就是差距。高端的人才需要非常高的价格来匹配劳动力的价格,这六个方面一些重要的人才实际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这种资金投入如果在现阶段这种恶性环境下,实际上很多券商出现了券商也在压缩成本,相应的人才价格也会受到影响,另外从国有企业的角度上也导致了很多券商,国有券商在整个竞争环境当中要在人才方面很难和民营,和其他经济抗衡的特征。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提示国有券商在这方面投入不能省的,这块省相当于你在低端竞争。这几个方面的人才和专家的匹配,我在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一点就是产品,产品这块实际上从现在券商的发展角度,国际化的过程当中也是大致在六个方面,一些标准化的产品,一些个性化和非标的产品。另外资产管理方面的一些产品,投资顾问方面的一些产品,还有融资融券的产品,另外是策略配置的产品。这六大块产品实际是有很大的研发力量支撑的,特别是这块投入对于券商的竞争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我们华融证券从前两年牌位90多位今年上到30多位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产品方面下足了功夫,在人才引进上也下足了功夫,所以这两块带动我们2015年大幅的提升,原因就在于这里。另外我们看看国际券商,大的一些投行他们跟我们之间的差距。这两个数据报表蓝色的部分是国际上排名靠前的前十位的投行,前十位的投行和中国总市值排名靠前十的投行可以看到,一个是国际投行单位是一美元,国内是一人民币,这个之间差了一个人民币汇率的差价。大家可以看到摩根大通一家的规模已经是我们前六家总和,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规模化占有全球资源的典型特征。所以我们目前的竞争环境导致我们的机构出现一个散户化的特征,非常典型,整个市场在下跌过程当中是没有机构维系的,所有机构开始做短线操作,这种特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非常不健康的。这个与我们投资者结构有非常大的关系,我们在这里提供的管理很重要的一点想提出来券商要大规模集团化,国际化的整合。这种专业化的整合之后让整个市场资源在比较理性、专业和研究能力很强,同时这部分专家的控制范围,这样整个市场的理性特征会反映的非常明显。非常典型的特征是中国的GDP现在至少是美国的两三倍,但为什么我们的市场没有别人的市场稳定呢,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一点。比如这两天有可能要加息,欧美市场都在上涨,只有中国市场在下跌,在调整。很典型的特征是什么,很典型的特征就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中坚力量来支撑这个市场,所以我们才会有这样一个结局。

我们再看下一个数据,这是摩根大通,摩根大通它走的路径就是一个混业经营的特点,银行为主,券商和经济,还有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为辅的特征。在他的收入结构当中也是这样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银行的收入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这种国际大投行他结构的设计,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例证也可以看到,也可以例证中国应该进行供给侧的管理。因为我们券商是2013年开始对券商有一些松绑,但是我认为还不够。不够的很重要原因是几方面,现在观念不能更新,不能够赶上国际化的潮流。我们在看瑞银集团,它的特点在全球有财富管理中心,全球各地都有财富管理的人才队伍。所以它在整个集团收入当中财富管理比重是非常大,这个是走专业化的路径,走一条主线的方式。这种专业化的财富管理让他有了一个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我们再看摩根士丹利,它的典型特点就是交易型投行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我们国家也有一些,比如说国信证券是这样的模式,但是不完全是,还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业务板块上来说蓝色的部分就是代表了业务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出在这个领域竞争尺寸的特点。

另外我们再举一个例证来说明为什么到了供给侧管理最重要的时期,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这张图高盛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把握住1989年经济危机时期,这之后迅速的吸收一些大的投行,或者大机构来购并整合,让机构业务不断的放大。另外1999年,2000年这一段时间又大规模整合,两次金融危机成就了高盛。现在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危机时期,我认为券商真正到了大范围、全方位,包括政府引导和市场引导这样大的整合阶段,这个阶段如果不完成,我们下一次还会出现熊市。包括最近一段时间新三板分层,分层以后又要转板,新三板转主板就意味着主板暴低,新三板有六七千家,主板只有二十八百多,这两个市场供求关系会出现怎样的预期,大家一看就明白。所以我认为必须机构要赶快大力的发展,这个是高盛在结构变化,红色的部分就是机构客户和大的战略完成以后,机构客户带来收入的变化。

我们认为在现在对政府而言,对于我们市场而言,对于各地方政府而言,现在的应对之策就是要政策松绑,要市场推动,要打破保护。我们纵向这块应该要打破保护,横向要松绑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横向监管部门和协会应该在政策创新上一定要给市场方面,资本市场模式创新提供机会。不能天天都是审查,天天都是监管,要给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否则的话中国什么时候证券市场会开放,而且对外开放做好准备没有,能不能能够抵御未来机构的力量,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另外制度创新上一定对包括市场,包括人才,包括产品等等方面都要给相应的机制和相应的创新,这个才能够释放人的潜能和劳动力的潜能。

另外在一些规范性文件上也要松绑,松绑才能够激发活力。比如说最简单的专业协会有一个很重要的证券从业人员不能够炒股,我们怎么培育人才队伍,到现在为止25年了,证券从业人员不允许炒股,我们高端人才从市场磨炼的角度上来说,怎么来形成跟国际抗衡的对比。这块要赶快松绑。因为现在从资本角度和系统的风险控制上,实际上是完全可以满足的一点。另外我个人认为,这种三方面的努力之后,市场的活力会带动整个证券行业新的春天的到来。我认为券商大整合阶段要抓紧时间,三五年之内趁市场低迷一定赶快整合完成,否则下一次还会遇到大的熊市,我们要扭转中国现有的牛市不牛,熊市很熊的这样一个局面,必须要走券商供给侧改革的路径。希望大家也能够支持这个观点。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