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举行的第二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上,来自北京、武汉、成都、深圳的6名院士齐聚北斗与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论坛,集智共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大计,促进北斗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合作。
据介绍,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总产值已达1900亿元,其中北斗系统贡献率约30%。该系统已在海上运输、气象、渔业等11个行业进行示范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逐步进入国际民航、国际海事等国际组织,并已被国际海事组织接纳认可为全球第三个卫星导航系统。
“到2020年左右,将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武汉大学原校长、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经南院士认为,北斗产业可以作为推进我国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推手。他表示,创新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其动力机制之一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实施的背景下,北斗导航系统可以发挥信号资源优势,加大在东南亚地区的推广力度,有利于提升我国高新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刘经南认为,北斗产业在促进广东社会经济转型、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广东在船舶、汽车等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产业,也可以实现船联网、车联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钱清泉表示,他看好北斗卫星在高铁中的应用,所有列车及其地理位置、运行状态,都要得到有效监控,形成一个精密的车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