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工商大学校内有一家“小院咖啡”,那里有错落有致的绿色盆栽、浓厚香醇的咖啡、还能时常听见咖啡机磨豆子的声音以及那充满小资情调的音乐。
咖啡店有一个有“个性”的主人——“麦太太”。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工作经历很丰富。”
“麦太太”真名叫黄婷,贵州人,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2006级毕业生。30多岁的她,留着一头干净利落的黄色短发,穿着背带裤和休闲鞋,看上去跟在校大学生没什么区别。
兼职一
合伙做跨境贸易生意
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曾在麦当劳做过兼职、也做过产品推广代表、护肤品品牌的区域督导等等,而曾经的这些打工经历为她之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她做过时间最长的一份工作就是在保险公司当培训总监,一年的收入差不多有20—30万,但今年4月份她选择了辞职。“这份工作干了八年,我想歇一歇了。当培训总监经常要加班,工作压力也很大,我以前脸上经常长痘痘。现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痘痘都没怎么长了。”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地脸,笑咪咪地说道。
辞职后的“麦太太”,和朋友一起做起了跨境贸易生意,“自己也算是半个老板了,现在的工作时间就相对比较自由。”
兼职二
淘宝开店卖护肤品
其实,早在两年前,她就和自己的闺蜜“麦小姐”合伙开了一家淘宝店,“主要是她想开淘宝店,我又喜欢护肤,然后我们就开了一个店卖护肤品,相当于就是我们自己的兼职。”由于闺蜜当时急着开店,所以就匆匆忙忙给店取了个名字——“麦太太和麦小姐”,“主要是因为我们都挺喜欢麦兜的。”
“麦太太”告诉记者,麦小姐是自己大学男闺蜜的前女友,“我们是出来工作以后才认识的,后来发现我们两个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就成了好朋友了。”
“以前我住到江北,我在楼下一楼租了个房间当仓库,4月份,我们打算重新租一个仓库”,她说,恰好遇到工商大学校内有居民楼转租,就决定把它租下来。
结果,“麦小姐”在看过地方后,觉得很适合开咖啡店,“她那里有个院子,院子那里有一面墙,很有感觉,很适合喝咖啡。我呢,本身很喜欢喝咖啡,而且在生孩子之前就想开一家咖啡馆。而且在学校开咖啡馆,租金跟外面比,还是要低很多。再加上是自己的母校,我对它怀有一份情怀。所以我们就把仓库换成了开咖啡馆。”
最重要的是,“麦太太”的老公以前做过星巴克的店长,也担任过某知名连锁饮品店的营运总监,研发过不少饮品。所以,开咖啡店,不论是货源还是技术,都没有什么困难。她还一脸幸福地告诉记者,她和自己老公就是通过喝咖啡认识的,“6年前,我在保险公司当培训总监的时候经常在某巴克加班做课件,而他正好在那里做店长。”
兼职三
心有情结开个咖啡馆
开咖啡馆对“麦太太”开说,仍然算是一份“兼职”——因为自己喜欢喝咖啡,同时也为朋友聚会解决场所问题了。
“其实很多事情其实都是顺水推舟的,”她说,在经济压力没有那么大的情况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现在,咖啡店里还有专供她自己喝的咖啡和茶,“都是我专门喝的,不对外销售”,“麦太太”满脸自豪地说。
回想起自己刚大学毕业时,她也会因为生活压力,努力工作,努力赚钱想的就是养活自己。“现在经济压力没那么大了,所以可以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盈亏对我来说也不是我最看重的事情了。说实话,开咖啡馆的人,多多少少对咖啡都有那么一种情结在。其实,开单店咖啡不像开连锁咖啡馆那么赚钱。一个月能赚6000多的咖啡馆都算很好的了。”
刚开始租下来房子的时候,房子比较简单,“光那个院子前前后后就花了一周整理,”
咖啡馆今年5月1号正式营业,目前一天营业额有300多。她说,“陆陆续续我会在店里增加有关穷游的旅游信息。8月份左右,我还准备跟重庆最好的西点师傅学做西点。”,说完,她又大笑,露出了自己的小虎牙。
在保险公司当过培训总监的她,无论是管理能力还是交流沟通能力都很强,再加上如今自己跟朋友合伙做跨境贸易工作,对她来说“做生意的一条线都晓得”。也正因为自己丰富的经验,为她发展自己喜爱的副业奠定了基础。“像我开咖啡馆还是都比较顺利,要说有啥子困难,就是打扫那个院子花了一个星期。”
如何平衡三个工作?她说,咖啡馆请了专人管理,自己不用操太多心;淘宝店开了差不多有两年时间,早就已经驾轻就熟了;跨境贸易的工作也相对比较灵活,所以三者之间不会有太大冲突。谈话间隙,麦太太都还忙着接电话、回微信,“是我朋友,他们也想开家咖啡馆,就来咨询我的意见咯。”
一缕阳光照在了咖啡馆院子斑驳的墙壁上,咖啡机又开始传出了磨豆子的声音……重庆晨报记者 周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