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天津市第一位国际认证泌乳顾问(也是新区唯一一位)季明慧告诉记者,她接触的一千多个母乳妈妈求助案例中,几乎人人都有喂养误区,最终能成功实现纯母乳喂养的妈妈甚是寥寥。多年来,季明慧总结了四大有关母乳的谣言和误区。
误区1 产后没奶得“搭口儿”
在塘沽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妈妈例儿”,那就是孩子出生后三天内,妈妈没下奶,就得找别人“搭口儿”,男婴应该找一个女孩的妈妈借奶,女婴应该找一个男孩的妈妈借奶。如果借不到,就喂几天奶粉。
“这个谣言坑娃又坑妈。”季明慧认为,乳汁在孕中期就已经形成并储存在乳房中,产后胎盘一娩出,泌乳素、催产素急剧升高,乳房就开始工作。宝宝开始吸吮时,乳汁因为催产素的作用就会增量排出。产后喂奶越早越好,前三天喂得好,之后泌乳也会很顺利。
误区2 母乳1年后没营养了
母乳喂养一年后,母乳中含有400多种营养物质,而配方奶中的营养物质只有50种左右;第二年,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和能量会显著提高,血清素(营养物质)和溶解酵素(排毒)也会不断增加。
误区3 产后没有奶,也遗传
妈妈产奶能力并不受遗传影响,因为乳汁和泪水、汗水一样,受到相应的激素刺激就会自然产生。如果确实是因为某些因素(如产后大出血或其他药物原因导致激素异常)造成乳汁量少,泌乳延迟,需及时求助专业人员及医生。
误区4 乳房不涨,就是没奶
很多妈妈突然发现自己每天涨得很硬的乳房变软了,就以为奶不够了,其实是妈妈和宝宝磨合了一段时间后乳房建立了自己稳定的产奶量,供需平衡了。宝宝吃或者刺激的时候才产奶,不吃不产。时报记者 张文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