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的笑声也很大
记者乘坐南京地铁时,经常碰到喜欢刷存在感的“低头族”,公放、忍不住的笑声和同步点评是他们表明自己存在的三大“武器”。下面是记者经历过的两个场景:
早高峰,一位年轻男士应该是一早就上了地铁,正在座位上拿着个iPad看电影,没有戴耳机。屏幕上播放的是一部电影,正好放到精彩的飙车镜头,这位男士把公放的声音开得很大,几乎整节车厢都可以听得到,但他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丝毫没有注意到周围有很多人向他投去愤怒的目光。
同样是早高峰,这次的主角是一位中年女性,正戴着耳机看某综艺节目。她本来不会打扰到别人,但她看到节目中搞笑的片段时,忍不住发出笑声,并且时不时冒出一两句“精彩”的评论。由于戴着耳机,她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声音其实很大,记者身边一位乘客随口说了一句:“太傻了,不觉得丢人么?”
不仅在地铁里,其他公共场所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市民丁小姐就曾经在医院等刚照的片子时,碰到一家三口拿着手机在等候区玩游戏,“玩游戏没问题,至少戴个耳机吧,但他们不仅不戴耳机,还你一句我一句地喊得很大声,搞得旁边的人心情都不好。”
八成多市民觉得反感
对于“低头族”在公共场所发出各种声音的行为,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发现有八成多市民觉得反感。
丁小姐认为,没戴耳机就不要在公共场所用手机玩游戏、看电视,几个人聚在一起更不要这样。
林先生也在地铁里经常碰到不安静的“低头族”,大部分时候都忍过去了,但有一天早上实在忍不住了,对旁边一位开公放看视频的女士进行了提醒:“麻烦您把耳机戴上,这环境是大家的。”
让林先生没想到的是,对方瞟了他一眼,说自己没有带耳机,继续若无其事地看视频。
在林先生看来,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是最基本的文明准则之一,即使说话,也应该尽量小声,“这是一件将心比心的事情,我不打扰你,你不打扰我,大家都有好的环境。如果大家心里都只有自己,不管别人,所有人的处境都会很糟糕。”
在采访中,还有不少市民建议大家即便戴着耳机,也不要看太搞笑的视频,免得自己忍不住笑出来,影响到别人。
温馨提示
坐地铁戴耳机伤听力
有研究表明,长期戴耳机听东西对听力伤害很大,连续1小时听力明显下降,连听2小时会对听力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尤其是在地铁车厢这种嘈杂的环境里。统计显示,近年来在年轻人群中因长时间用手机打电话、地铁里用耳机听音乐等致耳聋的患者倍增,临床上,这种情况的患病率已达20%左右。
耳科专家提醒,在地铁、公交车这种环境里,音量大小不是由听力决定的,而是由噪音决定的,戴耳机的人会不由自主地调高音量,再加上地铁本身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会对人的耳朵产生一定的压力,如果戴着的耳机紧紧地压在耳朵里,带强度的声音不断地撞击耳膜,就会造成毛细胞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