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认床?

2016-05-21 16:03 今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人为什么会认床?

很多平时睡眠不错的人每次出差睡旅馆都睡不好,中国人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认床”,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科学家们相信,“认床”不单只是不喜欢新床而已,而是代表了一种更加普遍的现象,心理学界称之为“第一晚效应”(The First Night Effect)。人们睡不好觉的真正原因是不适应陌生环境,而这种不适感往往只在头一天晚上才会表现出来,到了第二天晚上就自行消失了。

研究人员招募了35位平时睡眠正常的志愿者,让他们在实验室这个陌生环境里睡了几觉。睡眠过程中,研究人员利用相关仪器设备对志愿者的脑电波活动和相应的肌肉运动做了细致的测量,并把重点放在了慢波活动(1~4赫兹)的测量上,因为这一波长是目前已知的测量睡眠深度的最好指标,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指标。

结果显示,在实验室睡的第一个晚上,志愿者的两个脑半球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状态。右半球的慢波指标正常,说明右半球顺利地进入了深度睡眠状态,但左半球的慢波活动却要活跃得多,说明左半球没有进入真正的深度睡眠。更有意思的是,这一现象在第二晚就消失了,这说明左半球才是“第一晚效应”的罪魁祸首。

这个结果表明人类大脑在陌生环境下很可能像一部分鸟类和哺乳动物一样,采取了左右脑交替睡眠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动物更好地躲避捕食者的夜间偷袭。

为了证明人类的这种换脑睡眠方式真的出于警戒的目的,科学家们还专门测量了志愿者对于声音刺激的反应。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在志愿者睡眠时一直不停地播放某个低频的声音,每秒钟响一次,让志愿者熟悉这个声音,并在这个声音中安然睡去。然后研究人员故意插播几声高频的音节,果然发现活跃的左半球对这个异常的声音产生了反应,不但脑电波出现异常,而且志愿者本人也经常会因此而惊醒。但是志愿者大脑的右半球则没有反应,自始至终都处于深度睡眠的状态。为什么是左脑而不是右脑醒着呢?研究人员没有给出答案。

这个案例再次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进化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人类虽然已经掌握了很多现代化的知识和工具,但本质上仍然只是一种高级的裸猿而已,很多看似奇怪的行为都可以用进化论来解释。

我们可以想出一些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出差时带一个自己平时用习惯的枕头。总之,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打心眼里相信这个旅馆和自己的家一样安全,只有这样才能让大脑放松警惕,安然入眠。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袁 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