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北京分行开展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教活动

2016-05-20 09:40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江苏银行北京分行在北京银监局的领导下,以解决“抓得实、落得准、听得进、守得住”四个问题为抓手,大力推动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教活动,充分利用网点及客户资源,“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打通金融知识普及社区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引领金融消费者深刻认识当前阶段非法集资活动的社会危害性,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  迅速反应、全面启动,解决“抓得实”的问题

分行研究制定《北京分行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提出“抓得实、落得准、听得进、守得住”的活动方针。并成立了宣教活动领导小组。

覆盖全辖营业网点,分行印制下发1.4万份防范非法集资和银行员工私售行为的客户教育提示及案例警示的宣传折页,摆放在网点显著位置,积极推广宣传;同时印制客户须知1万多份,请办理业务的客户阅读确认后签字;并设计制作了宣传横幅、易拉宝,统一播放宣传视频,积极做好客户普及教育工作。

二、  督导检查、查缺补漏,解决“落得准”的问题

为确保分行活动方案落实准确到位,符合要求,分管此项工作的行领导亲自带队,联合分行办公室、营运部、行政保卫部和零售部对辖内所有网点的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教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本着“发现问题,即刻解决”的原则,现场办公、督导落实。针对个别大堂经理面对客户时主动宣传意识不够的问题,检查组责成零售部根据不同的业务品种,制定标准话术,加强对临柜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以最得体的语言向客户宣传非法集资的危害与基本防范措施,切断非法集资的源头。

三、  社区宣传、客户教育,解决“听得进”的问题

开展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教活动不是拉着横幅、喊着口号走过场,只有我们的客户、周边社区居民真正将真实案例教训与有效防范措施听进心里,宣教活动才算达到目的、收到实效。为确保客户“听得进”,北京分行打通金融知识普及社区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的宣传活动。

一是“走出去”,深入周边社区宣传。活动期间,辖内19家营业网点结合党员进社区活动,深耕周边社区,把服务送出去,为社区居民普及“远离非法集资,拒绝高利诱惑”的理念。支行员工以实际案例进行教育警示,为居民详细介绍非法集资的危害,以及防范非法集资的方法,提醒居民不要上当受骗。这些案例紧贴生活,生动翔实,发人深省,居民听得进、记得深,纷纷积极响应。许多客户还自发地成为我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义务宣传员,向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宣传非法集资危害,将我们的活动推向更广、传向更远,惠及更多金融消费者。活动开展以来,分行共开展社区普及宣传活动160场,覆盖人群达1.2万人,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引进来”,开办客户金融课堂。除了“走出去”,北京分行还积极地“引进来”。各支行每周在行内开办金融课堂,为客户讲授包含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常识在内的相关金融知识,获得客户的广泛好评。其中,总部基地支行作为老年金融示范行,其客户以社区老年人为主。老年人常常成为非法集资上当受骗的对象,针对这一特点,总部基地支行在每日的金融课堂中,为老年人精心准备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的相关内容,用平实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讲给他们听,获得了老年客户们的赞赏。分行以总部基地支行为典型,录制他们的授课视频,发全行学习普及,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活动开展以来,分行共开展金融课堂280堂,授课课时达140小时,覆盖人群达8000人。

四、  内部教育、加强防范,解决“守得住”的问题

除了外部宣教,分行还持续关注员工思想动态,切实做好员工的内部培训与思想工作,引导员工不踩纪律“红线”,守住道德“底线”,避免员工出现行为失范的现象。

一是签订案防责任书,提升员工案防意识。分行组织各分管行长,各部室、支行负责人共39人签署《案防目标责任书》,明确案件防控工作“谁主管、谁负责”和“谁在岗、谁尽职”的岗位责任制。并责成各单位兼职合规员组织全行621名员工学习并签署《员工案防承诺书》。

二是培训形式多样化,强化员工职业操守教育。分行组织召开“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的专题培训”,再次重申我行《员工行为“十二禁”》、《员工案防承诺书》的要求,端正思想,明确责任,严守底线。各单位负责人亲自主抓,开展35场内部转培训,确保专题培训的内容传达至每一位员工。各部室、营业网点兼职合规员还组织全行员工学习了《江苏银行合规手册》,提高员工合规守纪和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员工自觉远离非法集资,为社会公众树立榜样。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