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捕鱼时,渔翁会在鸬鹚的脖子上套一根麻绳,防止它们“私吞”。所以,捕到的鱼只能卡在喉咙和嘴巴里,上岸后,渔翁捏住脖子一挤,鱼就出来了。
小佳和小梦得了一种怪病,叫“贲门失弛缓症”,原理有点像捕鱼时的鸬鹚。她们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像常人一样流到胃里面,只能滞留在食道里。
营养不良走路都没力气
小佳,已经11周岁了。到浙大一院来找消化内镜中心季峰主任看病时,是由妈妈抱着进来的,“看上去像六七岁的女孩,太瘦小了,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她走路都没力气。”
两年前,小佳吃东西就呕吐,稍微多吃一点,还会呛咳。父母带着她辗转多家医院,小佳被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并做了球囊扩张手术,但好景不长,不久又复发了。到浙大一院就诊时,已经严重到喝水都要吐,一日三餐只能靠鼻饲管灌营养液。疾病不仅影响了小佳的生长发育,还造成她性格孤僻,脸上没有笑容,经常低着头,自顾自地摆弄她的宠物小乌龟。
比小佳大一岁的小梦,症状和她类似。近三个月来,反复咳嗽,晚上睡觉经常憋醒、呕吐,不能躺着睡,只能坐着。到多家医院就诊,都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治疗后也不见好转。在浙大一院,小梦也被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
吃进去的食物到不了胃里
“贲门失弛缓症蛮少见的,一般发生在20岁-39岁的年轻人身上,儿童很少有。”季峰说。
这是个啥毛病呢?连接我们食道和胃的叫贲门,下面有括约肌。正常人吃东西时,括约肌会松开,让食物顺畅地流到胃里面。不进食时,括约肌会收缩关闭,避免胃酸反流到食道。胃酸的腐蚀性很强,如果反流上来,会导致食道炎等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胃食道反流。
而得了贲门失弛缓症的人,括约肌只会收缩,不会松弛。大家都知道捕鱼的鸬鹚吧?因为脖子被渔夫扎紧了,捕到的鱼只能卡在喉咙里,吞不进肚子。得这种病的人,东西吃进去时,因为括约肌不能自如地松开,食物就很难下到胃里,吃得再多也只是滞留在食道里。
当然,有的病人可能稍微能松开一点,流质食物就能下去一点,但这也不能保证人体日常能量所需。
食道是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首先,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像小佳,瘦小得走路都没力气了。其次,滞留在食道里的食物会反流,晚上平躺时反流更严重,反流上来导致吸入性肺炎,出现烧心、咳嗽等症状,所以小梦才会被屡次误诊。第三,食道里的食物会糜烂,导致食道炎,甚至食道癌。
易被误诊为呼吸道疾病
括约肌缩紧不松开怎么办?目前医学上有这么几种方法:第一,用球囊扩张,也就是小佳做过的手术,但效果不持久,约50%的患者会在15个月内复发;第二,做开胸手术,切开括约肌,但创伤大。第三,就是通过胃镜进行操作,从口腔里面进去,由内向外来切括约肌,这样手术的创伤小。
小佳由于身体健康状况实在太差了,季峰主任让她先插根营养管,直通肠道,先养好身体,再做手术。和小梦一样,胃镜下做完手术两天后可进食,她们吃东西就感觉顺畅了,咳嗽、呕吐等症状也没了。
季峰说,贲门失弛缓症发病率很低,欧美国家统计是1/10万,我国没有调查数据。因为发病率低,且往往又表现为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所以很容易被误诊。如果长期吃东西不顺畅,感到咽不下去,还合并咳嗽、哮喘、呕吐等症状,营养状况不佳,要考虑是否得了这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