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17日通报,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检验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240批次,发现不合格18批次,批次不合格率为7.5%,较去年批次不合格率大幅下降。不合格产品主要来自德国、波兰、法国等国家。
记者从质检总局当天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2015年2月1日起,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开始实施进出口商品法定检验。2015年度,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实施现场检验1109批次,发现不合格219批次,批次不合格率为19.7%;抽样送实验室检测92批,发现质量安全不合格4批。
儿童安全座椅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根据质检总局最新发布的《2015年度全国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产品质量状况》,不合格内容包括面料燃烧性能不合格、动态测试失效、ISOFIX约束系统不合格等;涉及到的原产国包括英国、法国等;涉及的品牌有BRITAX、诺尼亚等。其中,动态测试失效危害最大,直接影响对儿童乘车人员的安全保护。
除安全问题外,2015年,在现场检验的批次中有1/5的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产品存在标识标签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中文说明书缺失、说明书或产品标签上标注的信息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等。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产品的标识与说明书是消费者使用商品的指导性依据,不正确的安装和使用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此外,在检验监管中,工作人员发现部分进口儿童安全座椅在强制性认证方面问题仍然较多。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