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阳光下的金融课堂 防范金融风险护航先行

2016-05-16 15:0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5月16日讯(记者 李继业)“真币的手感、甩动的响声和和假币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把假币和真币放在一起对比,感觉自己对钱币的真伪辨别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一位老大爷在学习了鉴别假币的知识后由衷地感慨道。5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七届“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在朝阳公园南门隆重举行。

记者了解到,本届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暨北京市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主题活动是由北京市打击非法集资工作小组办公室联合市公安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北京证监局、北京保监局、朝阳区金融办等有关部门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光大银行北京分行、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的,主题为“防范风险,护航发展”。旨在着力宣传影响国计民生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制售伪劣商品犯罪、银行卡犯罪等突出经济犯罪以及电信诈骗等相关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建和谐美好生活。

活动期间北京市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刊播专题节目、组织现场宣传以及发布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结合典型案例和实物展示,多角度揭露常见犯罪手法,介绍防范知识,免费为公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工作人员现场讲解如何鉴别假币 (摄影 李继业)

在朝阳公园活动现场,主办方通过现场集中销毁假烟假酒、药品、电子产品等假冒产品,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礼品,向广大市民和参观者展示打击成果。并通过设立咨询站及受理举报经济犯罪平台,警民互动等多种方式向广大民众讲解、揭露、分析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等相关犯罪的表现形式、规律特点、典型案例、防范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近几年社会普遍关注的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特别是针对投资理财、网联网金融、私募股权投资等案件,邀请专业人士讲解剖析典型案例,揭露常见犯罪手法,加强对市民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和金融风险教育,提高市民的防范意识。 

现场展示的假冒产品(摄影 李继业)

在主会场,人民银行银管部、北京银监局、北京证监局、北京保监局、市金融局、市公安局等单位以及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光大银行北京分行、中国人寿北京分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打击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平台等技术人员共同在现场为群众提供了“一站式”咨询和服务。此外,市公安局在互联网上设计制作了专门的宣传网页,集中发布经侦新闻和动态、开展网上预警提示、通报典型案例、宣传法律法规、进行网上在线答疑、受理网上举报投诉、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征集经侦志愿者等,打造建立了首都经侦系统网上宣传的舆论阵地。

据介绍,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决策部署,已经打出系列“组合拳”。北京市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市公安局等部门下大力气,持续加强金融风险教育,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加强监测预警的实际运用,同时不断加强金融机构的防范“前哨”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群防群治,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这一环节中,市打非工作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和各区加大风险排查和行政执法力度,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对失信主体的联合惩戒。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实施“1+3+N”网贷行业监管的“北京模式”,推动了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向纵深发展。

活动现场(摄影 李继业)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北京市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原则,不断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持续推进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为首都经济金融长期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作者:李继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