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都知道的5大装修猫腻如何完美躲避?

2016-05-10 14:25 呼和浩特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业内人都知道的5大装修猫腻如何完美躲避?

装修水很深,身在其中的业内人士深谙这一道理,但似乎多数即将踏入装修的业主对此都没有清晰概念,以至于时时容易处于装修漏洞的边缘,让人有机可乘。广州市建筑装饰协会会长倪安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指出了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5大装修猫腻。

最终价格与约定报价相去甚远

1

猫腻

不规范的装修公司可能会给一个模糊的报价,例如客厅费用多少、卫生间费用多少等,而并没有列出具体的细节,例如客厅选用什么品牌、哪个系列的瓷砖,要保留多少插座。在实际施工中,不规范的装修公司会“好心地”提醒消费者:原来的报价只有几个插座,使用起来并不够,最好增加项目,而增加项目就意味着增加收费。大多数消费者只能选择增项,因为不增项的话,不难想象日后使用起来是很不方便的。

【躲避方式】 签订合同和报价单要尽量详细

要避免在这个问题上被“坑”,消费者首先要有一个观念,装修的价格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越合理越好。装修的价格幅度大,丰俭由人。一般来说,市面上普通的装修价格在800元-1000元/平方米左右,高档的装修的价格则更高。如果装修的价值低至300元-400元/平方米,则要慎重考虑了。

其次,不要随便与装修公司签订合同。拟定合同时,要求装修公司将合同的报价单要尽量具体化、细节化。例如某报价单可能显示,“玄关鞋柜价格6000元”——这样的描述是不够具体。应该具体到鞋柜的材质是什么,高度、宽度、深度有多少,柜子内部的设计图如何。再如,“客厅瓷砖采用东鹏瓷砖,总价2000元”——同样是不准确的,要具体到东鹏瓷砖的哪个系列、哪一款具体产品,产品单价多少、客厅面积多少,总价多少。

猫腻

2

货不对板 装修材料质量差

与预期中的样子不符合——这是许多业主容易遭遇到的问题。不规范的装修公司随意替换材料,也是很常见的。虽然有些装修合同会规定具体的材料品牌,但装修公司依然可能“偷梁换柱”。例如,只规定电线的品牌,没有规定型号,那么装修公司可能采用该品牌的低端产品。更有甚者,合同写名是知名品牌的产品,到现场却是普通品牌。甚至有不良装修公司还会采用“山寨”产品,影响装修质量。

【躲避方式】 合同约定尽量详细 业主要亲自验收材料

为了避免货不对板的情况出现,消费者应该从两方面进行规避:第一,详细合同报价单条款。在签订合同之前,消费者要确认合同报价清单尽量详细,要完备地规定每个空间的施工项目、所使用的材料,材料要具体到品牌、型号、数量、单价、总价,最好还要标明施工工艺。第二,材料进场时,消费者应当验收材料,确保材料与合同规定的一致。当然了,对消费者而言,一来未必有充足的时间可以经常到现场验收材料,二来,一些专业、“山寨”的产品,消费者也难以辨认。这种情况下,还可以选择让专业第三方监理代劳。

质量问题突出 施工质量差

3

猫腻

质量问题较为复杂,一般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材料上。上述的货不对板是其中的一种情况,例如用较差的品牌代替好的品牌,较差的产品代替高端产品,用山寨产品代替正品等。另外,还有材料本身的问题。即使是品牌的产品,也可能存在残次等问题。 另一个是在工艺上。例如正常室内装修墙面需要扇灰5-7次,而装修公司可能在合同上没有规定具体的工艺。

【躲避方式】 合同内有详细规定 现场监理

为了规避这一猫腻,合同依然十分重要。在签订合同时,如上所述,要具体规定产品的细节问题。具体的环节采用何种施工工艺,最好也应当在合同内详细标明。

由于施工工艺是非常专业化的环节,需要学习了解的知识非常多,消费者几乎很难自己去甄别。因此,最好请专业的第三方监理,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规范装修,避免施工人员工艺不到位而导致质量问题。

猫腻

4

谎报面积,增加总体费用

这是消费者常常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不规范的装修案例中,有10%-20%的利润是通过虚报面积来得到的。正规的装修公司比较少出现这种问题,但不规范的游击队则相对常见。

铺贴瓷砖、木地板、刷墙、天花板等面积较大的空间,通常更容易成为不规范装修公司“瞒天过海”的地方。

【躲避方式】 签订合同时 要审核面积计算

针对一些大的空间,例如墙面、地面、天花等面积时,消费者可以自己根据户型进行估算,避免报价单中的面积太过离谱。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数量都是可以轻易地量出的。例如采用多少电线、水管,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消费者很难甄别。因此,除非消费者自己具有专业知识,最好还是有专业的第三方监理对合同进行审核,确保面积、数量合理。

猫腻

5

对产品的保护不到位 垃圾不及时清理

在铺地板的时候野蛮施工,刮花了已经做好的墙漆;使用金属工具时不注意,划伤木地板;为墙面上漆时,没有在门上贴好防护边条,导致涂料“过线”,影响整体美观……另外,还有一些不规范的装修公司在施工时没有及时清理垃圾,有时几个星期才清理一次。这不仅会导致施工现场凌乱,可能存在损伤装修的问题,后期大量的垃圾处理也会导致业主与物业之间的沟通难题。

【躲避方式】 合同内有详细规定 现场监理

通常的情况下,小的装修公司、游击队更容易出现上述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究底,是公司为了节省成本,不愿意在服务上多下功夫。采用不规范的施工人员,更容易在装修过程中出现许多小问题,虽然这些问题看起来都不大,但却大大地提升了业主的沟通成本,让人感到“心累”。因此,最好选择专业、有资质的装修公司,大公司比较注重品牌,服务相对比较周到,即使出现纠纷,相对会更主动地解决问题。据《新快报》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