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欢乐颂》今晚将迎来大结局,记者采访编剧袁子弹——
在东方、浙江卫视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今晚将迎来大结局。这部剧在原本并不高的预期中成功逆袭,成为全民话题剧。记者日前联系到该剧的编剧袁子弹,着实让记者意外了三次:一是她竟然是一位刚刚做了妈妈的“80后”美女;二是袁子弹这么霸气的名字是她的真名;三是她曾经写过《国歌》《日出东山》《郁达夫》等作品。她还表示,《欢乐颂》后面还有两部,也将由原班人马出演。
做广告出身让她阅历丰富
袁子弹做广告业出身,接触过各色人等,也曾在上海打工四年,再加上年龄相仿,做《欢乐颂》编剧有很多个人经历和感情的投射。“我应该说既当过邱莹莹,也当过关雎尔,还当过樊胜美。”所以写起来最顺手最有共鸣的就是2202租房的三个姑娘,“明显觉得写着写着她们就活起来,因为见过太多这样的姑娘了。”
袁子弹过往的十年编剧生涯一直都围绕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写都市剧还是第一回,“《欢乐颂》想做这样的一个戏,推出中国大都市形象、中国的女性形象,我们没有刻意去拔高或贬低,应该说这五个女性涵盖到各种性格的女孩子。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也会感兴趣:原来我的女儿、儿子在大城市里是这样生活和奋斗的。”
选择最难的五线并行方式
《欢乐颂》每一集几乎都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全部是极其细节化的生活、对话,甚至水到渠成的感情戏都被“刻意”压制着偏偏不去满足观众。像靳东、王凯这样红到发紫的演员,也被坚决“摁”在角色该有的位置,多一场戏都没有……总之,一切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这是《欢乐颂》最值得点赞的特立独行。
袁子弹说,第一次跟制作人侯鸿亮见面双方就开诚布公:“我说原著做起来难度很大,国产剧习惯故事驱动而不是人物驱动,恨不得离婚、死人前三集都搞全。而我们五线并行简直在中国电视剧中少之又少。”她表示最喜欢的是原著小说的立意,五组人物,很像高高低低的音符组成一部女性的欢乐颂,虽然生活艰难,但共同奔向美好明天的感觉,“我有信心改好。”
做出一部好剧要敢冒风险
电视剧多,但精品少,袁子弹说,创作者和投资方都有责任吧,“比如我也会想接到一个活儿的时候,是不是用最省力的方法去做。像《欢乐颂》我做了有两年时间,应该说我们有原书基础。如果只是写个故事根本花不了这么长时间,大家也会有一种肤浅性的考虑,就是市场是否接受。中国电视剧曾有很多很棒的作品,比如《乔家大院》《士兵突击》,包括像《黎明之前》都是很棒的作品,但是近几年这样的作品少了,可能与大家不敢冒风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