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 老年人谨防肩周炎

2016-05-10 18:08 成都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春夏之交 老年人谨防肩周炎

肩周炎俗称冻结肩,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疾病,很容易受天气变化影响。目前正是春夏交替之时,“老天爷”时而狂躁,时而温顺,时冷时热,老年人一定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适时添加衣物,以免受凉而诱发肩周炎。专家表示,风寒的侵袭、急慢性劳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都会引起肩周炎,因此,春夏之交要注意肩部的保暖,建议女性外出随身带一条披肩。

中老年患者最常见

立夏之日,天气格外炎热,家住静安路的陈婆婆去买菜,回家后汗水浸湿了后背,她立即打开电扇,一阵猛吹。当天夜里,陈婆婆的右侧肩膀有些疼痛,以为是睡觉姿势不正确,未引起注意。不料,越来越痛,两天后,连梳头都困难,这将陈婆婆吓坏了。家人立即带她去医院,经医生检查告知,陈婆婆穿着湿衣服直吹电扇,导致肩周炎犯了。

“陈婆婆原本就有长期的肩部劳损,这一次因为寒气、湿气侵袭机体,受凉导致肌肉和血管收缩,诱发旧疾。”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高参说,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俗称凝肩。肩周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中老年疾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也有两侧先后发病的情况。

“造成肩周炎的原因很多。”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梁炜说,由外部创伤、肩关节周围肌腱黏连、运动时牵拉扭伤、肩部受寒,以及长期肩部劳损都有可能导致。肩周炎通常是因为长期肩膀受力,造成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从而出现局部的疼痛、黏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

受凉是罪魁祸首

“肩周炎疼痛的特点是,白天较轻,夜间加重,遇热较轻,着凉加重,抬胳膊时较重,放下较轻。”梁炜表示,肩周炎发病率仅次于颈椎病,中老年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该病初期般是肩膀某一处痛,不少老年人自我诊断是劳累所致的短暂性疼痛,并不在意。随着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就自行服用止痛药。只有等到后期日常生活如吃饭、梳头、拿东西、脱穿衣服、玩电脑、睡眠等活动都受到影响时,才选择就医,“事实上,此时已经给治疗增加了难度,将延长治疗时间。”

“受凉是诱发肩周炎的主要原因。”梁炜表示,目前,早晚温差较大,忽冷忽热的情况下,老年人抵抗力差,不及时添加衣物,或睡觉夜凉,手臂露在外面,导致肩膀受凉都易诱发肩周炎。

专家建议,肩周炎患者,夏季来临,外出回来后,不要马上对着空调、电扇猛吹;洗完澡后,要先擦干身体后再吹空调、电扇;开空调睡觉时,不要裸露肩膀,更不要铺张凉席躺在地板上。睡觉时,空调风尽量向上吹;女性尽量随身带一条披肩,逛商场、坐车时可以披。

医疗体操既预防又治疗

“创伤性的治疗更容易导致肩周炎再次损伤,因此没有明确的器质性损伤下,不建议手术治疗。”高参解释,肩周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肩关节疼痛和僵硬,因此在康复治疗方面主要是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性。临床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测评,然后制定出一套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局部制动、痛点封闭、理疗等的康复疗法。此外,患者也可以通过练习下面一套医疗体操,来达到治疗肩周炎的目的,同时加强肩关节肌肉的锻炼也可以预防和延缓肩周炎的发生和发展。

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上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患侧靠墙站立,上肢外展,沿墙壁手指向上方爬行,余同上。

背动作:患者双手交叉于背后,掌面向上方,左右牵拉并进行有节律的上下移动。

抱颈:患者双手交叉抱住颈项,相当于双耳垂水平线,两肘臂夹住两耳,然后用力向后活动两肘,重复进行。

旋肩:患者站立,患臂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本报记者 邓婧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邓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