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身体有哪些弱点? 患上冠心病会更容易心梗

2016-05-09 13:48 金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妈妈患上冠心病会更容易心梗

母亲的身体到底有哪些脆弱环节,你真的了解吗?

1

心脏

妈妈患上冠心病更易心梗

“虽然外界公认,女性患冠心病的年龄一般比男性迟5-10年,但同样有大量数据显示,女性一旦绝经,发病率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追上男性,而且一旦患病结果往往更严重。”中大医院心内科马根山教授说,“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女性的心脏病非常特殊,需要更多的专门研究。”

事实上,或许从根源上,男女双方的心脏问题就注定不同。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女性血管中的粥样硬化斑块一般质地较软,很轻易就会脱落或破裂,所以更容易引起心肌梗塞。

相反,男人的粥样硬化斑块往往质地较硬,所以相对不轻易脱落或破裂。加上女性的血管相对男人更易发生痉挛,致使心脏缺血,最后就会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生率升高。

此外,虽然在家庭中通常妈妈更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但“妈妈级”的冠心病患者,其发现和治疗时间大都晚于男性。

因为男性患者一旦患病,经常会出现比较典型的胸背疼痛,从而提醒患者警觉起来,尽快就医;相反,很多女性患者却只会感觉疲倦、呼吸困难、恶心、不适、背痛和腹痛,妈妈们甚至可能将此和更年期综合征混淆起来,延误了诊治。而女性一旦发生心梗,预后明显不如男性,死亡率也显著升高。这使得心脏成为妈妈们的第一大弱点。

建议

1、如果你的妈妈有疲倦、呼吸困难、恶心、不适、背痛和腹痛等不适,应该考虑是否有冠心病的可能。如果她本身就有其他代谢基础病(比如高血压),就更要去接受进一步检查。

2、同样作为冠心病的风险因素,糖尿病、高脂血症对妈妈们的影响更大,而高血压更容易威胁到的是男性——也就是爸爸辈。所以对于存在前两个问题的妈妈,身为孩子的我们一定要提醒她们就医。

3、55岁以后是得心脏病的高峰期,当然,具体个人不同,但妈妈只要进入了围绝经期,就意味着她已经逐步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这也是高危期到来的信号。

2

大脑

妈妈中风风险远超爸爸

如果说在冠心病问题上,妈妈们主要还是在绝经后受到威胁,而在绝经前发病率要显著低于爸爸们。那么在中风问题上,妈妈们要面临更大的挑战。

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的徐运教授说,中风和女性之间的关联非常紧密,美国甚至为此专门推出女性专用的卒中预防指南。“美国之前有调查显示,女性每年的卒中事件比男性多出约55000例,而且女性终身卒中风险都要高于男性,尤其在55-75岁这个年龄段更是如此。”徐运说,在国内同样有调查显示,女性每年卒中发病率增幅都超过男性。

除了发病率增加更快,风险更高外,妈妈们还具备了一些爸爸们永远不会遭遇的卒中风险因素——比如怀孕生子,以及口服避孕药。

怀孕生子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生理过程,口服避孕药也是一个科学、行之有效的安全避孕措施。但现在研究却发现,女性在31-50岁这段年龄内特别容易形成脑静脉血栓,而妊娠与口服避孕药都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此外,女性更容易发生偏头痛,而先兆性偏头痛是女性发生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发作频率越高关联越密切,如果这个偏头痛女患者还有吸烟习惯,那么风险就更会大幅度增加。

而和冠心病、心梗一样的是,一旦发生卒中,女性的恢复情况要远比男性差。女性卒中的瘫痪程度往往比男性更重,恢复速度更慢,死亡率和致残率更高。

另外,除了卒中外,老年性痴呆也是妈咪们要面临的一项挑战。因为在这一项疾病的发病统计中,女性患者要显著多于男性患者。

建议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共通的,妈妈们需要更加严格控制自己的各项代谢指标,小心预防、积极治疗。

2、虽然广大女性不必因此就拒绝怀孕和口服避孕药,但确实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例如有血栓家族史的女性可以选择其他的避孕措施,而口服避孕药的女性更应该避免吸烟。

3、有严重的先兆性偏头痛的女性应该积极治疗,并注意接受一些相关的随访,降低卒中的风险。

4、在绝经期前后,妈妈们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接受一些雌激素补充治疗,此外,妈妈们应该将记忆力检查与认知功能检查纳入自己的定期体检项目中去,以求更早发现认知功能方面的异常,更早进行干预。

3

骨骼与肌肉

运动更易让妈妈受伤

除了大脑和心脏方面的健康问题外,在骨骼和肌肉方面,妈妈们也更容易吃亏。比如国外有研究称,同样是跑步,女人受伤的几率会比男人高很多。

南京鼓楼医院关节外科专家史冬泉说,在运动中女性膝关节确实更容易受损。一方面,这是因为女性的腿部肌肉力量偏弱,而肌肉本身对于骨关节也有稳定、保护作用,如果肌肉力量不足,那么在运动中骨关节就可能因为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而发生损伤;另一方面,女性本身的激素水平,也可能影响到膝关节,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会影响到软骨代谢,而这可能让女性在运动中膝关节磨损、受伤的风险增加。

除此以外,妈妈们更要警惕骨质疏松疾病。因为在这一类疾病中,不仅女性更高发,而且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中,男女患者比例也可以达到1:3。女性出现骨量快速丢失、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也更早一些。通常女性在绝经后骨量会快速丢失,而男性一般都要到65岁后才会面对严重的骨密度下降问题。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和女性的内分泌状况有关。因为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对于肌肉和骨骼也有所影响,而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快速下降,此时也是一个骨量快速丢失的过程。因此有医生认为,如果此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雌激素,将可以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

建议

1、妈妈们仍然需要坚持有益的有氧运动,但如果选择跑步一类的活动,建议多在平地上慢跑,不建议选择爬坡跑,因为后者会增加膝盖负担,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2、如果妈妈们本来就体重过高,不建议一上来就拼命跑步,因为体重过重会加重膝盖的磨损,建议这样的人群多选择水上运动,比如游泳,甚至水中漫步。

3、步入中年后妈妈们应该主动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和肌肉训练,必要时甚至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负重运动,以增加骨密度;另外,柔韧平衡类运动可以降低发生跌倒、引发骨折的风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4、进入绝经期前后,应该及时寻找医生,预防骨质疏松以及其他一些疾病,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激素补充治疗。

妈妈们的身体

还有这些弱点

1、免疫

女人对自身免疫系统的控制力是男性无法企及的,而且女性一般比男性更长寿。但是,女人却比男人更容易患上现代医学难治的免疫系统疾病,比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2、呼吸

虽然说女性吸烟率要低于男性,但在面对污染空气时,女性可能更容易受害。而更多作为家庭主厨出现的妈妈,还要更加警惕油烟对肺部的伤害,因为高温的厨房油烟同样是肺癌的高危因素。

3、心理

从临床统计的情况来看,女性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发病率确实要高于男性。这其中的原因自然很复杂,不过不能忽视的是,女性的激素内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妈妈们在经历孕期、产后以及更年期这几个激素水平“大起大落”的时期,最容易遭遇各类心理、情绪方面的疾病,这也是家人一定要给予她们关注和帮助的时候。

此外,还有很多研究显示,在心脏病这一类疾病中,女性患者更容易因为情绪、性格方面的因素而致病,所以心理上的健康也会直接关系妈妈们的躯体健康哦。

4、妇科

乳腺方面的疾病是妈咪们最要警惕的,特别是乳腺癌,因为中国女性的乳腺癌高发年龄在绝经期之前,这意味着中国女性的发病高峰比欧美女性要早上5-10年,因此在每年的体检中,都应该为妈妈们选择乳腺方面的检查,比如B超,或者X线摄片。

另外,卵巢癌、子宫癌等妇科方面的肿瘤,也是妈妈们要注意的,而它们的发病率也和年龄有一定关联。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朱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