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结束后,上周市场先扬后抑,冲击3000点再告失败。上证综指全周下跌0.85%;深证成指全周下跌0.40%;创业板指周跌幅为0.45%。记者发现,多家公募基金均表示指数持续向下空间不大,把握结构性机会是当前要务。
谈趋势指数向下空间不大
“由于风险偏好在短期内难以出现显著性改善,增量资金入市并不明显,市场形成反转的条件尚不成熟,但二季度A股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小,市场下行风险相对有限。”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如是说。
无独有偶,海富通强化回报混合基金经理张炳炜也认为,由于预计未来几个月还能看到经济复苏的持续性,指数整体向下空间不大。中欧时代先锋基金经理周应波也表示,宏观层面、政策层面不断减少的不确定因素也给投资市场以有力的支撑。例如,中国经济自3月份以来的持续复苏,尽管宏观指标看起来复苏力度不够强,但和市场预期相比,已经好了不少。与此同时,国家继续推进改革的力度超预期,未来中国的发展路径正在清晰化。周应波认为,不确定性的降低,而非增长数据的提振,是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有传闻称证监会拟暂缓中概股企业国内上市,引发市场较快调整。“但近期一些个股已涨了20%,大盘维持缩量震荡状态没有突破,市场情绪较为紧张,所以调整的出现也并不令人意外。”张炳炜认为,中概股事件并不会影响整个市场的趋势,上周五下跌较多的并不一定是壳概念股,很多是前期的强势股。
谈行业配置结构比仓位更重要
在此背景下,应如何进行配置呢?记者综合观点发现,结构性机会、均衡配置应是当下投资的主要关注点。例如,张炳炜就认为:“震荡市的主要关注点不在仓位,而是结构。”其表示,在本轮调整过后,依然比较看好前期强势行业,如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高端装备、PPP,其业绩出现了反转或者确定性比较强。
周应波则表示,投资者可以持续关注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为此,其提出了三个投资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人口结构变化、技术升级带来的“新消费”,包括IP消费、个性消费、休闲消费。第二个维度是科技进步,主要是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带来的机会。第三个维度是改革,核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改革,部分周期性、产能过剩行业会受益。
轩伟则建议维持均衡组合。其认为,首先要精选估值与增长相匹配的优质成长股博取反弹弹性;其次关注受益于温和通胀,业绩稳健增长(或改善)且防御性突出的食品饮料行业(如白酒),以及行业景气周期向好,终端产品提价预期强烈的品种;再次可继续参与市场热点主题的轮动机会,如新能源、通用航空、无人驾驶、OLED等会反复活跃;第四可适当关注壳资源的炒作机会;最后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的蓝筹股会有一定机会。
谈风险市场反转条件尚不具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述观点认为指数短期内不存在持续向下空间,但是市场中仍有风险值得投资者警惕。比如,张炳炜就认为,市场对于债券违约的预期已经很充分了,应该不会再对流动性产生明显后续影响。但是,关于“营改增”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市场众说纷纭,还需观察税负是否有上升的风险。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方面,美元加息的预期依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同时,轩伟也认为,目前经济的改善更多的依赖于地产和基建等传统模式,不足以给投资者一个趋势向上的预期,而从估值角度来看,A股整体估值,尤其是中小创的估值并不低,还需要通过业绩增长消化估值压力,同时利率下行空间有限,结构性改革的效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信用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增加,产业资本减持压力仍然较大,这些都不支持市场快速上涨。此外,市场形成反转的条件尚不成熟,主要体现为风险偏好在短期内难以出现显著性改善,增量资金入市并不明显。南方日报记者 唐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