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被下巴扎死不愿丑死 整容上瘾是心病作怪

2016-05-07 11:03 青岛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整容上瘾是心病作怪

近日,“蛇精男”刘梓晨的消息在网络上不断发酵,他有尖到不行的锥子下巴,被外界质疑整形过度。

无独有偶,“宁被下巴扎死,不愿丑死”的郑州女孩李蒽熙为了追求所谓的“美丽”,数度整容后虽然下巴奇尖、鼻子挺拔、眼角不自然开阔,但因表情僵硬、脸色呆滞,备受诟病。

市立医院医学美容科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每年约有1000例病人入院就诊,70%-80%的病例是冲着美容才做的整形,仅有20%是为了矫正烧伤、天生畸形等外貌疾病。

记者联系了曾经垫过鼻子的陈女士,陈女士介绍,在三年的时间里,她为了让自己变好看,前前后后在脸上动过5次刀,垫鼻梁之前,她割过双眼皮、开过眼角,文过唇,按说都是对面部的一些微调整,却在垫鼻子不成功后不得不终止了整容的微调生涯。

“我垫完鼻子一个月后就鼻塞、头疼,顶着太阳穴疼。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假体与人体接触后产生的排斥反应。后来慢慢化脓,脓液顶着鼻子四周并漫延到额头。因为有黏连,短时间内也不能动手术取出。我现在疼得成宿成宿睡不着觉。”陈女士说。

针对过度整容这种 “盲目求美”的现象,记者采访了青岛市立医院副院长、市心理卫生协会主任委员、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王冠军。

王冠军介绍,生活中过度整容的现象,属心理问题范畴,在女孩中表现尤为突出。整容,一方面是爱美,希望通过外力让自己的外貌朝着想象中的那个自己更近一步;另一方面,从心理学上分析,选择过度整容也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王冠军认为,生活中一些女孩盲目减肥也属于过度整容范畴,“前段时间,我接诊了一个病号。1米7的小姑娘,减肥到了70多斤还不死心,要继续减。她父母带她来医院的时候,长期的饮食不良已经让她没什么力气了,爬不动楼梯,是她爸爸背上来的。”

在心理学上,对美的偏执化追求被称为心理疾病——自我体象障碍,即外貌正常者想象自己的外貌有缺陷,从而引发个人明显痛苦或影响个人的社会职业功能的一种心理疾病。

王冠军强调,我们在生活中展示给外人的形象远远不止看上去的简单模样而已,形象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不仅仅是穿着,还包括肢体语言和礼仪。如果一味地关注自己的外貌,一旦偏执,就会受到自我体象障碍的影响,严重者就是一种病态化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当事人对自身的接纳,生活中的躯体魅力在第一印象中的确重要,它能提高社交、教育和就业机会。但在多次接触后,德、才等内在素质日显重要,而躯体魅力则居其次。”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