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感染性腹泻进入高发季节。急性感染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 “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甚至就是稀水样,或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腹泻本身除了引起不适外,最重要的危害是会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酸中毒、休克等。在家庭里,实际上也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措施,对上述并发症进行防控,减少疾病对机体的损害。
1、防止脱水。腹泻次数多,尤其是水样泻,会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自我判断脱水的方法也很简单,比如口渴,与平时相比较尿量减少,坐起或者站起时头晕,平卧则好转。只要不呕吐,一定要喝水,让这两项症状缓解或者消失,水里边还应加点“料”,比如食盐。若伴有呕吐或实在不能饮食,则需要紧急就诊。
2、防止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会造成乏力、心悸、心律失常等,严重的低钾血症还会导致生命危险,已有商品化的口服补液盐可供使用。在家庭里,还可以直接采取喝水时加食盐的方法补充钠离子,加食盐的量以略有咸味为宜,而补钾可通过喝饮各种鲜榨果汁。
3、病情危重判断。一般来说,上吐下泻不能饮食的需要及时就诊。部分腹泻患者,如果疾病发展快甚至凶险,也需要紧急救治。如果患者坐起或者站起时头晕,或者自测血压较前明显下降,皮肤发花出现红(或暗紫红)白相间的花纹并手脚温度明显偏凉的,指压病人的皮肤后,肤色复原的时间超过2秒的,意识不清的,都属于病情危重的表现,需要紧急就诊。
4、不建议对某些症状按经验用药。腹泻病人出现心慌心悸症状的比较多,由于冠心病防治信息的普及和深入人心,特别是对老年人,很有可能认为是冠心病发作,于是按照经验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有时使用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低血压。急诊工作中,这种凭经验或听取病友、亲属、邻居等建议而使用硝酸甘油的并不罕见
据《家庭与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