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假日节点,年近七旬的父亲戴上老花镜,总是提笔给儿子唐海峰写上一封家书:“儿子,‘五一’是北京的旅游旺季,垃圾势必高产,你不必回来看我……北京城越来越大,但咱们的心眼儿可不能变小,作为职业环卫人,清洁城市,是责任也是义务。”
唐海峰是北京固废物流有限公司西城清运中心的抽粪车司机,来自河北承德,负责西直门附近区域70多个公厕粪井的抽取和清运工作,从2008年入职北京环卫集团至今,已有8年了。
抽粪车司机同公厕粪井打交道,工作环境可想而知。尤其是盛夏,粪井蚊蝇滋生,恶臭无比。刚入职时,唐海峰正赶上北京奥运会的环卫保障工作。“那年夏天,北京的游人特别多,连续作业几个小时后,感觉体力严重透支,桑拿天也湿热,后背、臀部长满了痱子,刺痒难受。”回忆起8年来工作的点点滴滴,唐海峰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有一次在西直门附近的厕所抽粪的时候,抽粪车管道突然堵塞,我伸出双手,将堵在管道里的废弃杂物一点点抠出。由于蹲伏时间太久,吸入了太多的粪井毒气,头晕脑胀,突然眼前一黑,趴到了粪管上,粪便还蹭了我一脸。”
力学胡同37号粪井,位于府右街中段,胡同比较窄,只能单行。而公厕却在胡同的左侧,空间太狭窄,粪管太长,不能扭转。抽粪作业时,唐海峰必须先将抽粪车开到公厕西面的小区门口,由保安把大门打开,合作的区队队员才能把粪管抱转到左侧,然后再顺原路把抽粪车一点点倒回到公厕粪井附近。抽粪完成后,唐海峰在前面开车,区队队员托抱着粪管尾随,抽车挪蹭到前面小区门口,再次打开大门,才能把抽粪管重装旋装上车,复位固定。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附近是力学小学,胡同西口是西单商圈,一方面要错开学生上学、放学的高峰,还要尽量躲避早上着急上班的行人、车辆。所以,每次作业之前,唐海峰和区队队员,都要精准算计,力求减少对周边群众的影响。
常年抽粪清运,唐海峰身上有一种似乎永远洗不掉的馊臭味。当年,唐海峰回老家相亲的时候,深怕在中国杂技团从事“飞人”表演工作的姑娘“有想法”,只告诉姑娘自己是一名司机。后来,女友知道了他是“粪便清运司机”,渐渐理解了这名“司机同志”的不容易。婚礼那天,新娘子在唐海峰身上喷洒了整整一瓶的法国香水。
每到春天,唐海峰的心里就多了一丝焦虑。因长期的杂技表演工作,媳妇留下了腰伤,“春寒料峭,媳妇几乎每年都要卧床几天,每晚只有经过热敷、按摩、揉捏,才能入睡。”唐海峰说:“因为我不能经常陪在她的身边,媳妇只好离开心爱的舞台,回到我承德的家里。”虽说距离产生美,但媳妇对唐海峰工作上的支持,确实是唐海峰能够坚守北京环卫的坚强后盾。
夜深人静时,唐海峰躺在单位的单身宿舍中,也会“微信传书”,和远在承德的媳妇分享一些工作上的趣事儿。“花开了,柳绿了,宝宝会叫爸爸了。”这是媳妇用微信回给唐海峰的“家书”。
很多时候,唐海峰在家书中也会骄傲地告诉媳妇,越来越多的市民逐渐地理解并尊重环卫职工的劳动,主动给予环卫职工工作上的支持与方便。“羊皮市胡同里平时停满了车,每次到我抽粪作业的时段,住户都会主动提前把车挪开,即使车主不在家,也会把车钥匙留给左邻右舍。胡同里的大爷大妈们,非常热情,不但不避讳抽粪产生的臭味,还主动和我们聊天,还会给我们水喝。”这些,对唐海峰来说,是一种轻松,也是一种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