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随着最后一个合龙段顺利浇筑,由市政路桥城乡建设集团施工的广渠路二期7标顺利合龙,这也是广渠路二期五环外首个合龙标段。
“我们从4月5日开始架梁,共用了1个月的时间完成架梁工作。”当天上午,现场的项目常务经理周南说,7标段长度约为1004米,全程高架桥,共需架设218片梁,每片梁重140吨,长度达30多米,因而吊装作业对于现场的条件要求较高。该标段调整好各项施工工序,投入2台150吨的吊车同时作业,最终由2015年底最迟开工形成的进度倒数第一跃至全线第一。
由于7标段靠近东五环,有四个出入口与五环接驳,吊梁作业时,该标段还“下穿”了一段近百米长的高压线。“我们有一段上方22米处就是高压线,正常情况下吊车作业高度是17米,而机械作业的安全距离要求大于6米,所以我们对吊车做了改装,下降作业高度至15米,又增加了绝缘措施和报警装置。”周南介绍,为确保施工万无一失,项目部研究了多套方案,还与电力部门配合,随时观测电力情况,最终用4天时间顺利完成了这3跨的架梁作业。
包括刚刚合龙的7标在内,广渠路二期桩基施工采用了国内先进的“DX成型”(多支点摩擦端承桩)工艺,该工艺正是推广初期,在本市市政工程中属于首次使用。据公联公司朝阳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艺主要用于桥梁桩基施工,传统工法形成的桩基为直上直下的圆柱体形式,DX桩则在传统的桩基工艺基础上,对桩基部分两个部位进行扩孔,使得桩基形式成为类似糖葫芦的形状,也俗称“葫芦桩”。如此一来,新工艺增加了桩基的承载力以及与地面的结合面积,与传统桩基相比,DX桩基能提升50%以上的承载力。同时,由于承载力增加,同样荷载的情况下,一座桥所需桩的数量也相应减少,新技术可以节省成本和工时,平均能节省20%至30%的物料和成本。
广渠路二期全长12公里,是继京通快速路、朝阳路、朝阳北路之后又一条连接通州与城区的交通大动脉。工程起点为东四环路大郊亭桥,向东经定福庄边缘南侧通往通州新城,终点至通州区怡乐西路。不过,自2009年进场施工起,受拆迁等因素制约,广渠路二期进展十分缓慢。直至2013年年底,四环到五环共5.5公里路段才被打通。目前,该工程剩下的东五环到通州怡乐西路之间约6.5公里尚未打通。据悉,广渠路二期计划今年10月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