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招聘季 你遭遇过职场“隐形偏见”吗?

2016-05-04 17:51 桂林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近日,我市各大招聘会相继举行,在求职者忙着投简历、面试的过程中,不少人会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你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能吃得了苦吗?“你看起来弱不禁风的,能接受经常在外风吹日晒吗?“感觉你的外形不是很符合这个岗位”……

在职场现实中,也难免会存在形形色色的偏见,这些偏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事实?遭遇偏见时,职场人又该如何应对?

偏见一“海归”吃不了苦

近年来,出国留学的队伍日益壮大,很多人都想着出国“镀金”回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但却有一些“海归”在工作中遇到了偏见。

小伟去年从意大利毕业回国,学产品设计的他尝试着向一些广告公司、设计公司投简历,在面试时他几乎都被问了同样的问题,“作为留学生,你能吃苦吗?”

在他看来,此类问题正是对留学生的一种偏见,他认为,留学生能不能吃苦是因人而异的。“留学生一个人出国打拼,除了家里给的生活费,自己还要想办法赚钱。”小伟说,最初在国外打工时只能洗盘子,后来慢慢精通了语言,才找到了更好的兼职工作。“其实很多留学生在国外都有类似的打工经历,都很辛苦,我认为大部分留学生还是能吃苦的。”

前年从泰国留学归来的小蓉也遭遇过这种“隐形偏见”。她性格开朗,自认为人际交往能力不错,回国后进入一家星级酒店工作,可是刚开始工作时,她却感觉自己无法融入集体。

“大家都有自己的伴,在员工食堂吃饭我都是一个人。”小蓉说,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好像大家都不太愿意接近她。“我也想改变这种情况,所以平时会主动找他们说话,过了几个月才和大家混熟,终于也有了相处得比较好的同事。”

后来小蓉才得知,因为留学生的身份,刚进公司时大家觉得她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便不想与她接触。“听同事说,在我来之前他们就已经讨论过我,当时部门领导就说过类似‘留学生吃不了苦’的话,可能是因为入职后我的表现还不错,同事们对我的态度才慢慢有所改观。”

偏见二“90后”特别任性

不少人认为“90后”同事难相处,认为“90后”在工作中我行我素、十分任性。

24岁的职场人小姜认为这是一部分职场前辈对“90后”的偏见。“我在公司里也听过一些说法,有人认为‘90后’个性太强,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可我感觉这并不是普遍现象。”

他告诉记者,当自己的看法和其他同事产生分歧时,的确会直接表达出来,但这不意味着自己是任性的人。“我觉得意见不同时应该与同事交流,对于他们说的话我也会认真听。”他表示,如果领导提出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自己也会虚心接受,并不会顶撞上级。

“还有不少人觉得‘90后’任性是因为‘90后’不爱上班或喜欢辞职,在工作中受不了一点委屈。”小姜告诉记者,他认为“啃老”的“90后”其实并不多,而“70后”、“80后”在年轻时也有着频繁跳槽的现象,不应该因为这个原因就认定“90后”任性。

另一位“90后”小宋也认为,“‘90后’特别任性”的确是一种偏见。“不少人都觉得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娇生惯养,进入职场后我也遇到过不少喜欢给‘90后’贴标签的人。”她告诉记者,为了不给同事们造成不好的印象,她在公司都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们进入职场的时间比较短,经验不足也不够成熟,但我认为当年轻人做得不对、不好时,前辈应该指导我们改正,而不是直接给我们扣上‘任性’‘不懂事’的帽子。”小宋说。

偏见三:不加班不是好员工

大部分职场人士都经历过加班,除了工作任务没完成不得不加班的情况之外,有些员工甚至经常主动加班,而这些人在部分老板的眼里还成为了敬业、勤奋的好员工。

李女士在一家民营企业做会计,有位同事经常性地加班。部门领导在开会时常表扬那位同事,认为她十分敬业,还鼓励所有人向她学习。“明明可以在上班时完成的工作,却要通过加班来做,我感觉这只是因为她工作效率不高,但老板却认为这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体现。”李女士无奈地说。

于先生的上司对于员工加班一事也有同样的认知,公司里甚至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使到了下班时间,但老板不下班的话员工也不能提前离开。

“如果有事情没做完,加班是必须的,可明明已经没有工作了却还要坐在办公室陪老板,真是浪费时间。”于先生说,大多同事都是为了给老板留下好印象才在下班后依旧留在办公室里,可实际却在玩游戏、浏览网页、聊天,只有领导经过时才假装在努力工作。“很多同事都认为这种形式加班毫无意义,对工作进度也没有帮助,但却很少有人敢按时下班。”

专家:沟通有助于消除偏见

针对以上偏见,记者采访了本地几名人力资源主管和企业领导,他们均表示,同事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多沟通有助于消除职场偏见。

百度糯米桂林站的人力资源主管石彬认为,职场中的“隐形偏见”的确存在,但大多都是以偏概全。“比如认为‘海归’吃不了苦,其实很多‘海归’都很能吃苦,尽管他们在国外接触到的环境和社会现状与国内不同,回来后或许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但大部分留学生都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还能将一些国外的优秀理念和管理方式带进本土企业。”

对于“‘90后’更任性”这一说法,石彬表示,受到生活环境影响,“90后”有着独特的做事方式和价值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特立独行。在她看来,职场前辈们应该转变自己的看法和偏见,多鼓励、引导“90后”,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发挥自身能力。

桂林番茄网络科技公司总经理何良宾告诉记者,他并不提倡员工经常性加班,也不认为喜欢加班的就是好员工。“公司有很急的任务或是工作量太大时,加班很正常,但如果每天都要加班,那么就可能是该员工工作效率比较低,单纯以加不加班来评判员工的好坏过于片面。”

“很多偏见都是因为沟通不到位而产生的误解。”石彬说,如今很多人喜欢通过微信、QQ等网络平台交流,但单靠文字沟通很有可能会产生表达偏差,造成误解。“最好能面对面交谈,这样就能大大降低偏见发生的几率。”

何良宾建议,员工在遇到偏见时,应该主动与同事、上级沟通,拿出让他们看得到的工作成果;而公司领导也要主动去了解员工,不要被“隐形偏见”蒙蔽双眼。

记者唐霁云 林扬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