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帮你辨别你的进食冲动到底属于哪一种。
心理上的饥饿通常来得很突然。你觉得紧张或者压力大,然后下一秒,你就恨不得嘴里已经在进行咀嚼。而生理化的饥饿一般来得比较慢,饥饿感慢慢上来,但你知道还会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去做选择到底吃什么。
心理上的饥饿通常让你渴望选择含糖量高、卡路里高的食物,而且通常特别的具体,比如巧克力、一块××家店的芒果千层蛋糕等等。但当你处于生理性饥饿时,你愿意去考虑一些同时满足饱腹感和热量平衡的食物。
一旦你的生理性饥饿得到满足和解决,你会收到信号说你觉得饱了。但是心理性的饥饿却很难得到这样一个明确的信号,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压力下,往往你会吃得更多。
情绪化进食后,也许你的情绪能在短期内得到缓解,但之后往往伴随着愧疚后悔和自责。相反,当你的进食是为了满足生理性饥饿时,之后并不会产生类似内疚的情绪。
缓解心理压力的6个办法
1、放慢一下工作速度。如果你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好立即把工作放一下,放慢一下,轻松休息一下,这样可能你会做得更好。
2、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要严格执行自己制定的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有规律地进行。
3、注意培养良好的心态。要不断加强心理修养,养成自己作心理分析的习惯。可以考虑与心理医生交朋友,以期经常得到他们的帮助。
4、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冒犯自然规律,否则必遭自然法则的报复。
5、正确地评价自己。要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与自己过不去,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需量力而行,随时调整目标未必是弱者的行为。
6、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家庭的和睦与事业的成功绝非水火不容,它们的关系是互动的,“家和万事兴”,“齐家”才能“平天下”。
(综合“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