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日,青岛已经实施醉驾入刑五周年。记者从青岛市交警部门获悉,五年来,交警查处的酒驾、醉驾违法行为并未减少,近几年反而呈逐年上升态势。一方面,这与全市公安交警部门持续加大查处力度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以身试法者依然不少。
据统计,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至今,青岛全市共查获醉酒驾驶2295起,其中,市区147起,占总数的6.4%。从近三年统计数字看,2013年、2014年、2015年,警方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起数分别为:5026起、6482起、8020起;查处的醉酒驾驶机动车起数分别为:340起、528起、684起。2016年1-3月份,全市共查处酒后驾驶2621起,醉酒驾驶246起。
为何酒驾入刑反而越查越多?据悉,五年来青岛交警部门的查处力度不断加大,比如在今年春运期间,青岛交警支队每天出动专门警力200余人次,查处率比去年同期上升54%。此外,在保持城市酒驾整治态势不减的同时,查处酒驾、醉驾向农村地区延伸,发挥农村派出所同青岛交警支队的合力作用,加强农村道路巡逻管控。
记者还了解到,醉驾入刑以来,截至今年3月份,全市因醉酒驾驶共判决实刑1466起,缓刑383起。到底哪些人在如此严厉的整治下仍然我行我素?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醉驾入刑前,各年龄层和各种职业的都有,其中甚至包括出租车司机这样的专业司机;醉驾入刑后,专业驾驶员酒驾大为减少,目前,主要集中在私家车主,以中年男性居多,他们绝大多数是侥幸心理作祟,或者对自己的酒量过度自信,认为没事。
交警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酒驾危害自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酒驾问题,杜绝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饭点不敢开,凌晨醉驾抬头
从全国醉驾入刑五周年实施情况来看,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较法律实施前五年大幅下降,“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2011年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中增设“危险驾驶罪”。同年5月1日,“醉驾入刑”实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法制处负责人陈东介绍称,五年来全国共查处酒驾247.4万件,与前五年环比下降34%。其中查处醉驾42万起,环比下降38%。北京、河北、浙江等省份酒驾出现逐年下降或者相对平稳趋势。
从上海来看,当地酒驾查处数居高不下,但事故数逐年递减,当地交警表示,每年5、6、7、8、9月是酒驾高发时期。当地查处的酒驾行为一般在凌晨和上午,其中,凌晨醉驾占相当大比例,上午被查获的司机一般都是因为“隔夜酒”。 据央广网、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