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篇关于搜索和医院的网文,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被查出患有“滑膜肉瘤”罕见病的大学生魏则西,辗转多家医院,病情不见好转。后通过百度搜索找到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在花光东凑西借的20多万元后,仍不幸去世。(5月2日《成都商报》)
魏则西生前曾撰文,详述此次经过,并称这种生物免疫疗法,在国外早已因为“效率太低”而被淘汰了。涉事医院也并没有如宣传中那样,与斯坦福医学院有合作。然而,在“竞价排名”广告模式的影响下,该医院的宣传在某著名搜索引擎上赫然显现,引得病人不断前来就医。
网络时代,信息广博繁杂,通过著名搜索引擎快速抓取要点,早已成为网友驾轻就熟的方式,然而,当搜索引擎不是以真实、质量取胜,而是以广告价格为先,网络虚假广告便泛滥成灾。从“卖吧”事件到魏则西之死,搜索引擎一次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网络虚假广告已切切实实影响到人们的实际生活,高额利益与较低的违法成本完全不对称,使得不少虚假广告发布者选择铤而走险。而没有尽到审查义务的网络推广企业也起到了巨大的推手作用。
近年来,竞价排名以及网络搜索商业推广机制,成为媒体和公众口诛笔伐的对象。由竞价排名带来的网络虚假广告更是屡禁不止,危害巨大,对此,亟待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整治。
首先要加强法律监管。目前,国家工商总局定期在网站上对严重违法广告进行公告。笔者认为,对于屡教不改、危害巨大的违法广告,“公告”之后还要施以重罚,以儆效尤,同时,要不断完善法制建设,将搜索有偿推广等新媒体广告形式在《广告法》中进行明确界定,使相关企业行为早日纳入法治的轨道。
此外,相关企业要爱惜自己的羽毛。中国互联网企业一步一步成长壮大,殊为不易,应加强自律,担负起社会责任。自我净化、勇于担当,保护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构筑消费者友好的网络环境才是搜索引擎公司长远发展之路。(斯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