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成我国首个“胆固醇月” 防控心梗脑梗专家呼吁管好胆固醇

2016-04-29 16:0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网北京4月29日讯 (记者 凤凰) 胆固醇指标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为积极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疾病死亡率“拐点”早日到来,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CCEP)和中国卒中学会日前共同宣布,今年五月为中国第一个“胆固醇月”,以胆固醇的人体合成机制、胆固醇与心梗、脑梗等重大疾病的关联和预防为切入点,呼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通过更全面、更深入的胆固醇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理念和科学预防知识。

4月27日,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胆固醇月的发起,在中国心脑血管防治战役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心脑血管的健康就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远离生活的医学名词了。谈到心梗、谈到脑梗,公众不应该只停留在害怕,而是应该积极行动进行预防。

中国心梗和脑梗疾病呈现年轻化、发病率不断提高的趋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指出,心脑血管的健康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全社会都需要来重视心梗脑梗的源头——“胆固醇”带来的风险,不同人群应学会用不同策略来科学管好胆固醇。

长期以来,公众对于胆固醇的合成机制不甚了解。临床大夫经常被冠心病患者追问,“我已经吃了降脂药,胆固醇水平正常了,我可以停药了吧?” 实际上,约70%坏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而且这种合成是不断进行的。

胡大一教授指出,对于冠心病、中风患者,以及刚刚发生过心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众多患者来说,由于他们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广泛存在,化验单上的箭头仅表示胆固醇水平被短时间内控制住了,但并不代表风险消失。若不持续控制,坏胆固醇持续合成和累积,斑块还会出现,使血管变得脆弱易破。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随着胆固醇的增加,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通过使用他汀类的降脂药物,对于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有非常好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王拥军教授指出,胆固醇教育的有效实施在国际上取得过非常好的经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使美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大幅度下降;随着中国生活的改善,人群的胆固醇水平普遍在增加,但对于胆固醇及自身健康的关注和认知仍显不足,“胆固醇月”的公众教育活动,能够有效的让公众关注胆固醇的变化水平,通过控制胆固醇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据悉,今年首个“中国胆固醇月”将举行“518血管健康日”、中国卒中学会的红手环志愿者活动,鼓励公众积极投身中国心血管防治战役,管好胆固醇,促进我国心血管疾病疾病死亡率“拐点”的到来。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作者: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