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别让精神被技术化

2016-04-29 10:18 湖南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低头族”,别让精神被技术化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达到64.0%;其中,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达到60.0%,较2014年的51.8%上升了8.2个百分点,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一小时。有评论用“增长迅速”来形容这一变化。

“增长迅速”,这一方面说明了“数字化”阅读的风潮已经覆盖我们的阅读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说明“手机阅读”已成为一种主要的阅读方式。换句话说,也就是阅读的“低头一族”越来越多,我们每一个人或许都是其中的一员。

4月19日北京青年报刊登一篇报道说:北京地铁官方微博转载了一组广告插画师曹军兴的地铁低头族漫画作品《拿什么拯救你,都市地铁低头族》。这组漫画通过描绘进站、安检以及乘车等地铁出行的各个环节,表现了不少乘客在此期间只低头关注手机的画面,无论进站刷卡还是在拥挤的车厢内,总是掏出手机、紧盯着屏幕,而屏幕内容多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曹军兴说,创作这组漫画并非讽刺低头族,只是觉得低头看手机占据主流的现象值得分析,希望引起大家反思。

如何看待碎片化阅读?著名作家张抗抗说:“碎片化阅读,当然是目前不可忽视、或可能在今后愈发普及的现象。不仅是年轻人,中年人也开始‘低头’。我本人有时候也不得不‘低头’。人们习惯从微信微博中获取碎片信息,而不是完整地深入地阅读好书。这种情况当然是令人担忧的。”

去年5月份,著名作家梁晓声新作《国人辩论的表情》出版发行。梁晓声从来不使用智能手机,但他却将自己的新书《国人辩论的表情》卖到了中国移动电子阅读客户端“和阅读”上。梁晓声说,“我从没想过,我写的一本如此严肃的书,竟也能在手机上阅读”,尽管表示不欣赏“用手机看书的人”且很讨厌“手机控”,但还是允许把自己的书弄成电子版售卖。这种对待手机以及今天的生活技术化的态度,表现了梁晓声的矛盾困惑之处。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的时代。这个技术的时代,不仅影响到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影响到我们的精神,乃至我们的情感。这是一个高科技、低人文的时代。科技方面,越来越发达,可我们常常容易陷于生命的困惑、情感的迷惘之中。

梁晓声不反对通过手机获取最新信息,也不反对用手机看新闻,但他反对成天拿着手机看肥皂剧、看文学糟粕的东西,他忠告年轻“低头族”,“大多数人都在看些没有营养的节目、没有价值的影片、没有深度的文章”,“你有个手机,不是用来消磨时间的。你有多少青春、多少时间可以被手机消磨?年轻人不能被娱乐文化的泥沼吞陷,否则你就完了,你可以偶尔娱乐一下,但不能每天都在娱乐。”这就是梁晓声的拒绝,梁晓声反对的是我们的文化技术化、娱乐技术化、精神世界技术化。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