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货币上的肖像就像一张张名片,有幸“登上”货币的人物都是各国杰出的代表。从一张张钞票上也凸显出性别平等状况,货币上的男性肖像占绝对多数。不过,在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普及的今天,这一局面有所扭转,更多的女性逐渐登上了自己国家的货币。
时隔100多年,著名废奴主义女性先锋登上美元
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纸币上的人物头像一直以杰出白人男子为主,许多组织因而呼吁采用女性头像。
即将在新版20美元纸币使用的女性肖像是美国著名废奴主义者哈丽雅特·塔布曼,这将是美国100多年来首次在纸币上使用女性肖像。
之所以选择塔布曼,是看中了她的领导力及其所作所为给他人带来的帮助,她的一生“代表了一个伟大的美国故事”。
塔布曼曾经是马里兰州种植园的奴隶。20多岁时,她成功逃脱奴役,加入帮助黑奴逃离南方的“地下铁路”活动,成为最活跃的领袖之一。美国南北战争之后,塔布曼积极投身于女权运动,于1913年辞世。
1865年,印第安公主波卡·洪塔斯曾登上过美国货币
印第安公主波卡·洪塔斯是首名出现在美国货币上的女性,头像印在1865年至1869年发行的20元美钞上。
波卡·洪塔斯是印第安人部落酋长波哈坦的女儿,第一批英国移民努力想和这个强大的部落搞好关系,但印第安人对白人的到来充满了疑忌。波卡·洪塔斯在两者的交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第一次萨克逊-波哈坦战中,波卡·洪塔斯被英国人囚禁,在这期间,她学会了英语,并皈依了基督教。1614年,她与种植烟草的约翰·罗尔夫结婚,并育有一子。1616年,两人带着儿子乘船返回英国,这位异族的印第安公主在伦敦的社交界引起了轰动。1617年3月,22岁的波卡·洪塔斯去世,葬于英国圣·乔治教堂。
英国女王的肖像印上了每张英镑的正面
英国伊丽莎白二世的肖像被印在每张英镑的正面。1960年英国女王头像首次被印在1英镑纸钞上,自从那时起,就有了五种印在纸钞上的女王不同肖像,其中的一些肖像在相同时期被印在不同面值的英镑上。
2010年,英国中央银行曾举办显示过去50年来英国女王在纸钞上相貌变化历程的展览。
登上10英镑钞票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
2013年4月,英国计划将丘吉尔取代19世纪女性社会改革家弗赖成为5英镑的新代言人,引起众多女权人士的不满。几番抗议之后,英国央行作出让步,让女作家简·奥斯汀取代科学家达尔文,出现在10英镑纸币上。印有简·奥斯汀头像的纸币将于2017年正式发行。
1775年奥斯汀出生在英格兰东南部的汉普郡,家中还有其他兄弟姐妹7人。奥斯汀的其他小说作品还有《理智与情感》,《曼斯菲尔德庄园》和《艾玛》。简·奥斯汀1817年去世,享年41岁。另外两部作品《劝导》和《诺桑觉寺》在她去世以后出版。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曾表示:“作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值得受到这样的尊敬。”
“明治才媛”樋口一叶:第一位印在日元上的女性
2004年的5000日元纸币上,出现了“明治才媛”樋口一叶的头像。她在19世纪晚期的日本颇有名气,被日本各界誉为“现代日本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
樋口一叶生于1872年,不幸的是,她仅仅活了24岁,1896年便英年早逝。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樋口一叶把自己所处时代的女性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都写入了小说。她的小说文笔清新隽永,笔下人物栩栩如生,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十三夜》等。之所以选中樋口一叶的肖像,是因为“她是明治维新时代妇女社会角色转变的先驱”。
钞票上的性别平等,澳大利亚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如果从货币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性别平等状况,那澳大利亚就是当之无愧的冠军!澳大利亚为保证男女在货币上的绝对平等性,除5澳元正面为伊丽莎白二世背面为澳大利亚国会山外,在货币正反两面分别印上一男一女。
以100面值澳元的肖像为例,内莉·梅尔巴是100澳元的正面人物。她是澳大利亚女高音,也是澳大利亚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女高音,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演员之一。其代表性十足,堪为人民典范。
韩国著名画家成为第一个被印在韩元上的女性
韩国著名书画家申师任堂成为第一个被印在韩元上的女性人物。韩国银行于2009年发行的5万韩元的正面肖像就是申师任堂,背面则是申师任堂的名画月梅图及风竹图。
申师任堂是16世纪朝鲜时代的女书画家,德才兼备,她还是韩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妻良母。据说,她本人不但有极高的文学素养,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一生更是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申师任堂还是朝鲜时代著名儒学家李珥的母亲,而李珥的头像被印制在了5000韩元的纸币上,母子一起入选一国货币人物肖像,这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据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