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监管废弛到监管风暴

2016-04-28 10:37 北京商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从监管废弛到监管风暴

昨日,十几个部委在北京举行“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法律政策宣传座谈会”。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了e租宝这一典型非法集资案的最新情况。在此之前,各地已经悄然开始了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行动,一场力度空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风暴正在愈演愈烈。

近年来,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始终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而在这个新兴行业爆炸式发展的同时,不仅有部分平台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做着非法集资的生意,几条臭鱼腥了一锅汤之下也暗藏着巨大的风险漩涡。

骗子越来越多,套路明显不够用了。真相只有一个,事实上,包括e租宝事件在内的众多互联网金融骗局,都指向了监管能力不足、严重滞后的事实。正是前期的无序发展,才导致了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金融危机事件的集中爆发。据网贷之家《2015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的数据显示,2015年网贷问题平台的数量大幅增加,全年达到896家,是2014年的3.26倍。

借着“金融创新”的春风,互联网金融得以步入快车道,出现了众多业态。也是因为有着“创新”二字的加持,政府部门在是否应该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如何监管的问题上一直踌躇不前。直至以P2P跑路风潮所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飙升,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和经济损失,监管层才痛下决心整治乱象。

支持金融创新本没有错,监管和创新之间也不存在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给予互联网金融以自由的土壤,而并非没有监管的市场。但凡是市场,就需要有人仲裁,需要制定规则,这样的市场竞争是谓伟大的博弈。

的确,e租宝等恶性事件的爆发,暴露了互联网金融的制度建设远没有跟上,监管层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投资者也并不无辜,他们的盲目和激进直接放大了市场的风险。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监管层能在局面失控之前,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和风险深思熟虑并提前制定详细的监管细则,自然是上策。如今互联网金融行至十字路口,牺牲了几只羊之后幡然醒悟将漏洞补全也为时不晚。大量的金融风险监控政策接续出台,似乎正在为“跑偏”的金融创新踩下急刹车。

不过,风暴过后,更需要长效的监管机制。眼下的各种专项整治虽然见效快,但终归是权宜之计。只有将互联网金融纳入金融监管体系的常态,用互联网思维创新监管方式和方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吃一堑长一智。监管不是打地鼠,急刹车也有失效的时候。在互联网金融监管这件事情上,我们不愿意看到“风过无痕”,而更愿意让风继续吹。

责任编辑:贾奕炜(QF0013)  作者:杨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