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运动可以改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但是运动强度过大就容易给身体造成伤害。那么这个度该如何掌握呢?杨力介绍,运动强度的检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硬”指标,一种是“软”指标,“硬”指标指测量脉搏,“软”指标是自我身体的感觉。
一般来说,脉搏的频率与身体的生理负担量成正比,身体的负担量越大,脉搏的频率就会越快。因此可以测量运动前后的脉搏来掌握运动量的大小。我们会用运动中的心率还表示运动的强度。适度的运动心率在运动学上称为“靶心率”,一般情况下,用最高心率的60-70%作为运动靶心率,其中最高心率(次/分钟)为220减去运动者的年龄数。靶心率(次/分钟)也可用180(老年人为170)减去运动者的年龄来确定。要测量运动心率一般选用运动停止后的即刻心率来表示:数运动后最初10秒钟的脉搏,再将之乘以6,就是计算出一分钟的心率,这就是你运动中的心率。
此外,运动后的自身感觉也很关键,如果运动后一点感觉没有,说明运动强度太低;若是运动后有适度疲劳感,但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食欲旺盛,说明运动量是合适的;如果运动后十分疲乏,四肢酸软沉重,第二天早晨仍然十分疲劳,对运动产生厌倦感则说明运动强度过大,需要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