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电解质防止“水中毒” 大量运动后补水有讲究

2016-04-26 19:09 今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补充电解质 防止“水中毒”

随着气温升高,人们运动的热情随之高涨,无论是健身、长跑、打篮球还是踢足球,一场运动下来难免大汗淋漓,需要补水。本市职业健身教练王志鹏、营养专家曾亚奇提示,大量运动后补充水分要科学,特别要注意补充电解质,防止“水中毒”发生。

人体汗液内含有一些电解质成分,包括钠、氯、钾、镁、钙等。其中,钠能够调节人体内的水平衡,参与神经传导;氯能够调节渗透压;而钙则能影响肌肉收缩和骨骼的功能。

大量运动后,体内电解质也随汗液流失,这样容易导致人体内的电解质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如果此时大量喝白水,而未补充足够的电解质,一些水分就会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进而容易出现“水中毒”症状。轻度“水中毒”症状包括嗜睡、水肿、恶心、头痛、呼吸困难、视力模糊、肌肉痉挛性疼痛。严重的“水中毒”还会导致昏迷、抽搐。

还有的人在运动后会马上喝冰镇的碳酸饮料,虽然一口气喝下去的瞬间感觉凉爽舒畅,但冰镇碳酸饮料不仅糖分热量高,还会刺激肠胃,容易导致各种急性病症,并且没有真正为身体补充到水分。而如果喝茶水和咖啡,它们本身就有利尿作用,越喝水分流失越多。

运动后不能盲目补水,而应该选择一些含有电解质的饮品,像一些运动功能型饮料。这样既补充了水分,也补充了盐、葡萄糖和维生素,使体内水盐代谢平衡,避免脱水的发生,提高运动能力。另外,运动前后补充电解质饮料,要以“少量多次”为饮用原则,不可暴饮,以避免一次性大量补水而加重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记者韩燕玲)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