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户外徒步是春季很多朋友健身的首选。虽然徒步看上去简单,但其实这里面的门道还是不少的,尤其是对于一些“零基础”的徒步爱好者而言,如果不掌握方法,不仅身体容易受伤,还可能会发生意外和危险。
陈先生是一名大学老师,这个春天他和几位朋友开始加入徒步的大军,可徒步了两三周,这些天陈先生发现自己的膝盖和脚踝都很疼,有时候下楼都一瘸一瘸的。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是膝盖二度扭伤。“我这些天也没有参与剧烈的运动,就是每周去净月潭徒步两次,怎么就受伤了呢?”陈先生很不解。但是医生还是建议他最近的半个月少运动,必须要静养。
其实,在很多人眼中,徒步就是穿上一双舒适的鞋子,背起背包就可以了,但是徒步里面的学问还是很大的。长春市徒步协会的暮航老师给记者讲解了很多“零基础”徒步爱好者要注意的事项。首先,徒步之前必须做好热身,让身体的各个关节都充分活动开。“有些人认为徒步不需要热身,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徒步有时候要登高或是下岭,对于身体的协调性是有一定要求的,热身可以帮助人体很快适应地形的变化,不至于受伤。”暮航说。徒步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统一的节奏,最开始的5到10分钟可以稍慢,之后的行程中,可逐渐调整步伐,控制节奏,匀速缓行,切忌盲目提速和不断变换节奏,这样会浪费大量体能,也增加了疲劳感。
徒步过程中,补水和补充能量都是必须的。但是,单次补水不宜过多,要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只要保证口腔内部不干燥就可以了,而大量补水容易产生胀气,在行走途中让胃部感到不适。补充能量以巧克力、香蕉等高能量食物为主。如果是“零基础”的徒步爱好者,很容易感到疲劳,尤其是最初的几次徒步,所以在行走中要注意休息,原则上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短时间休息以站着调整呼吸为主,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每行走1小时左右,可休息15分钟,但切忌不要一停下就瘫倒在地,应先调整一下呼吸再坐,坐下后可利用这段时间按摩肌肉,帮助放松。
初次徒步的爱好者还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任何运动都需要循序渐进,不能马上加量,一般零基础的徒步爱好者一周一次就完全可以了,在适应了这个强度后,可以慢慢加长时间和徒步的次数,但切忌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