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玻璃“上墙成画”添彩冬奥会

2016-04-25 09:27 首都建设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废玻璃“上墙成画”添彩冬奥会

60岁的首邦新材料有限公司职工赵杰民站在一幅画作前仔细端详,这幅画既有西方油画的艳丽,又有中国山水画的写意。但最值得关注的是,这幅画是用废旧玻璃制成的3D版的浮雕画。

首邦新材料有限公司用这种画作,庆祝冬奥会在中国举办。

这次创作的浮雕画作共有20幅,其中主画为《中国印2022冬奥会》,1.4米见方的画框中,左上角为白雪皑皑地滑道,右上角是巍峨雄浑的万里长城。中间嵌入红色的“中国”二字,底部则是首钢转型升级后,将原先的料仓改造而成的商务办公区——西十筒仓。“将河北张家口、北京长城、首钢园区的文化元素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展现出从首都北京到河北张家口、再到首钢万众一心盼奥迎奥的热情。”赵杰民说。

除了许多中国的风景名胜外,这批画作中,以冬奥会的运动项目为主题的作品还有很多。其中一幅作品,就是以雪山为背景,画面中滑雪运动员手持雪仗驰骋,动感十足。

如果说浮雕并不新鲜、壁画也很普通,那这批20副作品的亮点在于其使用的材料和工艺。

所有画作采用固废利用再生的高科技新材料雕刻、彩绘。这种固废材料便是首钢搬迁后老旧厂房拆除的玻璃。“虽然玻璃是最普通的建筑材料,但经过我们的工艺处理后,能干很多事情。”赵杰民说。

玻璃首先要经过清洗烘干等多个工序后进行粉碎处理,细度达到200目。“这个细度比家里吃的面粉还要细,随后还要添加炭黑、发泡剂等材料,混合成流体再进行加热和烘干,这样就形成了多凝泡沫玻璃。这种材料如同泡沫般轻薄,又有蜂窝状的孔隙。”赵杰民所说的这种材料并不是什么全新的材料,但相比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材料气孔更小,孔径控制在0.5毫米至1毫米之间。

而市面上的泡沫玻璃材料,肉眼可见的气孔比这种材料的孔径至少大5倍。

根据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出具的检验报告显示,这种产品的防火等级为最高的A1级材料,经过测试过能够抵御900℃高温的炙烤。根据检测报告,其抗折抗压强度高,与面层结合后,最高每平方米可承载63吨重量,相当于六头成年非洲大象的体重。同时这种材料经过检测,还达到净化甲醛的国家标准。

责任编辑:贾奕炜(QF0013)  作者: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