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公安机关日前侦破金额巨大的电信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1.17亿元。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62名,其中台湾犯罪嫌疑人10名。这起案件不仅创下了贵州电信诈骗案的历史之最,也是全国近年来单笔被骗金额最大的一起电信诈骗案。
1.17亿元的资金
如何被转走
2015年12月29日10时许,黔南州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该局账户上的1.17亿元资金被转走。被骗的正是建设局财务主管兼出纳杨某。案发之后,杨某和建设局的多名主要负责人因为失职渎职,被公安机关抓捕。
第一个电话:骗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你的信用卡透支”
2015年12月20日,杨某接到了一个自称是农业银行总行法务部人员唐勇的电话。对方称杨某在上海办了一张信用卡,不仅说出了杨某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连透支的金额也说得一清二楚。主要目的是让杨某怀疑自己的信息泄露,随后,进一步帮杨某报警,将电话转接到上海松江公安分局。
第二个电话:“警方”出面,通知杨某涉嫌跨国诈骗
电话转接后,一名叫“何群”的警官帮杨某在公安系统里进行查询。结果令她震惊,称杨某涉嫌跨国诈骗案。对方为了骗取杨某的信任,还让她拨打118114核实,当杨某看到号码和对方显示的电话一致时,就相信了对方。
接着,这名“何警官“给杨某传来了一张协查通报。杨某看到传真上的相片和身份证都是自己,更是深信不疑。何警官告诉杨某,因为案值太大,已经移交给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来办理。
第三个电话:按“检察院”指示入住宾馆配合调查
通过何警官的转接,杨某又分别与检察院的孙检察官和杨检察长取得了联系。
为了配合检方的调查,无比惊恐的杨某按照对方的要求入住了一家宾馆,并通过电脑登录至虚假的“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此时,网站上出现的一张通缉令把杨某吓傻了。这张对方为杨某特意制作的虚假“电子通缉令”,让她已经完全相信自己陷入了诈骗案件中。
在配合调查的过程中,杨某向对方透露了自己所掌握的所有银行账户。为了洗脱罪名,还按照对方的指令下载了相关软件,插入了自己持有的单位资金U盾,配合对方执行所谓“清查”程序,直至1.17亿元资金被转走。
以台湾犯罪嫌疑人为首窝点远在乌干达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整个诈骗团伙以台湾犯罪嫌疑人为首。公司化运作,成绩化管理,流水式作业。
据悉,这个团伙不仅有专门的话务员,专人取钱,还有人专门购买公民的个人信息和拆分资金的银行卡。就连打电话的剧本,也是有专人编撰设计好的。根据受害人的心理、职业,以及剧情的变化来步步设计,实施诈骗。
调查中民警发现,这个团伙面向全国撒网,已有多人受骗。然而,由于他们通过境外控制,打击难度很大。“12·29”专案组指挥长赵翔说,犯罪分子赴非洲国家搭建话务窝点,冒充我国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利用非法渠道获取国内公民的个人信息,通过国际透传线路,改号软件和远程操控等技术手段骗取钱财。
专案组调查发现,2015年12月22日至26日期间,受害单位2个对公账户共被转出至涉案一级账户67个,二级账户204个,三级账户6573个,四级账户2163个,五级账户127个,并迅速拆分至若干银行卡,在台湾地区取现。截至目前,警方已抓获犯罪嫌疑人62名,其中包括台湾犯罪嫌疑人10名,冻结涉案资金上亿元。并成功打掉其他诈骗团伙1个,破获涉及全国26个省份的诈骗案件184起。据赵翔介绍,这一案件的涉案金额大、涉案区域广、涉案人员多、作案手法先进,是我国近年来单笔最大的电信诈骗案件。
分析:为何一个出纳可以转出上亿巨款
为何受骗金额如此巨大?为何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局财务主管兼出纳一个人就可以转出如此巨额的资金?由于公安部门没有披露案件的详细细节,有些疑问尚待解开。有业内人士分析,从事后的处理情况看,涉嫌职务犯罪的涉事出纳杨某,都匀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原会计王某,都匀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原局长、现任开发区财政局长徐某,都匀经济开发区建设局现任局长张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逮捕,显示这笔巨额转账并非是杨某一个人独立完成,而是可能在单位内经过了财务、单位领导等相关流程才转出,而这也是这个案件最令人费解的地方:经过这么多的关口、转出这么巨额的一笔资金,居然都没有引起警惕和怀疑,相关人员的警惕心和责任心确实需要通过追究刑事责任来进行敲打了。